回顧ARM架構

牛頓說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同樣計算機科學能夠發展到今天也是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努力和研究,今天我們看到的一些技術,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因此想要深入的理解計算機科學,那就從計算機的歷史開始吧!

相容分時系統(英語: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縮寫為 CTSS),最早的分時操作系統,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中心設計與實現,計劃領導者為費南多·柯巴託。1961年首次進行示範運作,1962年發表論文,一直運作到1963年為止。麻省理工學院的MAC計劃擁有它的第二份拷貝,它只在這兩個地方運作過。

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中文名為“多級反饋隊列調度算法”,這個算法早在1962年就已經提出了。提出的作者是費爾南多·考巴託,暱稱為科比·柯巴託(Corby Corbató),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發展了分時操作系統,為1990年圖靈獎得主。他曾領導了CTSS與Multics計劃。

超標量(superscalar)CPU架構是指在一顆處理器內核中實行了指令級併發的一類併發運算。這種技術能夠在相同的CPU主頻下實現更高的CPU流量(throughput)。處理器的內核中一般有多個執行單元(或稱功能單元),如算術邏輯單元、位移單元、乘法器等等。未實現超標量體系結構時,CPU在每個時鐘週期僅執行單條指令,因此僅有一個執行單元在工作,其它執行單元空閒。超標量體系結構的CPU在一個時鐘週期可以同時分派(dispatching)多條指令在不同的執行單元中被執行,這就實現了指令級的並行。超標量體系結構可以視作多指令流多數據流。

超標量體系結構的CPU一般也都實現了指令流水化。但是一般認為這二者是增強CPU性能的不同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