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堯堯2歲半了,有一天,媽媽出門,堯堯竟然大哭了起來。

堯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大喊:“媽媽,別走,在家裡陪堯堯吧!”媽媽納悶,這孩子怎麼變回來了?

大概在1歲的時候,媽媽出門,堯堯就能揮手跟媽媽說再見。

再大一些,堯堯已經會對媽媽說:“媽媽再見,開車小心!”

現在快3歲了,怎麼長大了,反倒粘人了?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好難過


別心軟:寶寶忍受得了分離的痛苦

一般情況,如果媽媽和寶寶建立了很好的情感連接,寶寶內心就有足夠的能量忍受分離。

,即使分離的時候會哭泣,也能快速地平復心情,恢復到正常的情緒中去,自在玩耍。

兩三歲的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媽媽出門前,他們哭泣,是因為不想媽媽離開,是對媽媽離開的抗議,可能是想爭取媽媽留下來陪伴他玩,是為爭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不能夠忍受和媽媽的分離。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媽媽去上班了

如果媽媽心軟留下來,帶來的不良影響很多。

1.父母心軟會強化寶寶的大哭行為

當寶寶用大哭的方式要挾父母時,如果媽媽因為寶寶的哭鬧放棄出門,寶寶的目的就達到了。

,媽媽不出門陪寶寶將是寶寶行為的強化物,下次,他還會這麼做。

媽媽為難了自己,也不利於寶寶學會接受分離。可見,媽媽的讓步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要跟媽媽一起去

對寶寶來講,能夠接受分離是走向成熟的標誌,是獨立的表現,是一項重要的成長內容。

寶寶只有在經歷分離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戰勝分離痛苦的能力。

一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心理仍不能斷乳,凡事都依賴父母,就在於沒有從小支持寶寶的獨立需要。

2.不利於寶寶建立自信

我們隨著寶寶的意願,不和他們分離,是在以行動告訴寶寶,他還小,還不能勝任分離,這樣寶寶就減少了一次心理鍛鍊的機會,其實,他們是能夠經受得起。

其實呢,兩三歲,寶寶已經具備和父母分離後,和重要他人在一起玩的獨立性了。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媽媽回家了

我們硬是覺得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相當於用行動告訴寶寶,他是不能和父母分別的人。

孩子有了這樣的自我評價,不利於寶寶建立自信心。

3.會讓寶寶變得自私,強制父母服從

當寶寶不想和媽媽分離的時候,如果媽媽就留下來陪伴寶寶,會讓寶寶覺得,媽媽就是聽我的話。

只要我有要求,就可以用哭來威脅父母,我一哭,父母就心軟了。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想媽媽了

這樣的私心泛化開來,寶寶會要求身邊的一切都圍繞著他轉,都要接受他的控制,當他不想和誰分開的時候,誰就不能和他分開。

當他想要什麼的時候,就哭,父母不答應,就大哭,不依不饒。

面對寶寶的哭鬧,我們該怎麼做

當媽媽離開時,寶寶大哭大鬧,我們究竟該怎麼做,能促使孩子成長,走向獨立呢?

1.如果理由正當,要解決

當寶寶生病了、家庭遭遇了什麼變故、不喜歡接下來要照顧他的人的時候,他會更不願意媽媽離開,表現出來的反抗情緒更強烈。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不開心

如果媽媽必須離開,那麼,就事先做好安撫工作,好好跟寶寶解釋,工作結束立刻回來。

儘可能地陪伴寶寶度過心理難過期後,幫助寶寶尋找一個寶寶喜歡的人照顧,這樣,媽媽離開的時候,寶寶心理波動就不會太大。

2.威脅性哭鬧,也要同情

寶寶大哭大鬧時,媽媽不要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更不要說:“都這麼大了,還哭啊?媽媽又不是不回來?”

這樣的責備的話語會打擊寶寶的自尊心,寶寶失去了良好的感覺,負性情緒更強烈,做出來的行為會更糟糕。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媽媽怎麼還不回來

父母要給予同情,讓寶寶感受到父母對他痛苦的接納,痛苦被分擔後,寶寶就有力量面對接下來的分離。

比如,媽媽離開前,寶寶大哭,媽媽可以說:“寶寶想跟媽媽玩,媽媽理解。

不能跟媽媽玩,寶寶很難過。

但是,媽媽必須去工作!媽媽陪寶寶一會兒!”到時間了,就跟寶寶說再見!媽媽一定要果斷離開。

3.平時滿足寶寶離開的願望

有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想著去喜歡的親戚家住幾天,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出現很不情願心理。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真的想媽媽惡劣


他們想念寶寶、擔心寶寶不適應新環境、害怕寶寶想念媽媽,這些雖然都能夠成為父母留寶寶待在身邊的理由,但父母還是要克服一下。

寶寶想出去玩,父母要尊重寶寶暫時與我們分開的心願,給他適合年齡的自由,才利於寶寶成長。

4.不忽視建立良好的親子連接

如果媽媽沒有和寶寶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即使媽媽離開,寶寶也會有淡定的表現。

有一類寶寶,在媽媽離開的時候,自己該怎麼玩怎麼玩,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類寶寶因為沒有和媽媽建立起依戀關係,心理學上稱為迴避型依戀。


媽媽離開時兩三歲寶寶大哭,媽媽怎麼做寶寶不受傷,更獨立、自信

我好難過哈


我們知道,親子依戀是寶寶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表現,是寶寶和主要撫養人之間最初的社會化聯結,是寶寶建立安全感的唯一途徑。

親子之間沒有很好地建立起這個連接的話,寶寶的社會化進程和人格發展將不會順利,寶寶可能會悲觀、不自信、不敢信任他人和外界環境。

當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寶寶太無所謂了,可能預示著不良的親子關係,我們要查找原因,好好修復。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二期##新作者扶植計劃二期##心晴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