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星标★”哦~

和毕赣一样,顾晓刚也是凭借处女作一鸣惊人的影坛新秀。

他们都对故土充满留恋,且都在影像视觉上有着极强的野心。

出生于88年的顾晓刚,对很多影迷来说,目前还稍显陌生。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导演顾晓刚

但在处女作《春江水暖》中,他却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同龄人的沉稳。

去年,这部电影曾于各大电影节亮相,连创佳绩:先是入围戛纳影评人周单元,然后又斩获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时长150分钟的它,是一部拥有大量长镜头,美学异常考究的电影。

原以为,它会在院线上映,可是兜兜转转之后,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它还是选择以网络发行的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某些文艺片导演在后疫情时代下的艰难处境。

《春江水暖》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春江水暖》,是一部有着古典审美的现代电影

它的英文名,名叫“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取自元代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而在画面右侧出现的片名,也明显地体现出了这种颇为雅致的绘画质感。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英国知名电影杂志Screen International曾评论该片:《春江水暖》的美妙绝伦,在于它里面有一种“视觉戏剧性”,常常比“故事戏剧性”还要显而易见。

虽然《春江水暖》讲述的是发生在当下的中国故事,但它却借鉴了颇为传统的

“散点透视”法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这种技法,是中国山水画的典型技法之一。它不将重心放置在单个人物身上,而是让画面布满多个视点。

这种技法,在影片的角色与镜头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全片以群像入手,讲述了顾氏家族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故事。

前后出现的人物多达十几个,

没有谁是主角,也没有谁是配角。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大多数故事片,都喜欢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来拼贴叙事,让两组画面平行叙事。

可《春江水暖》,却摒弃这种手法,用山水画中的“游观”取而代之,以游动的视角来关注审美对象。

电影里的长镜头,时常跟随人物缓缓移动,犹如一幅打开的画卷,将山水之美、古树之美显露于人前。

观众的目光,无需被摄影机支配,只需随心所欲地,去捕捉自己想看的东西。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与这些镜头相对应的,是一些古意盎然的飘渺音乐。

这些音乐,均出自窦唯之手。

他创作的庙堂音乐与本片在气质上两相呼应,非常贴合。

山水画的质感,配上古朴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走进画里,去感受富春江的四季流转,感受顾家人的喜怒哀乐。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寿宴

——

四兄弟给老太太做寿,结果寿宴上状态频出,先是突然停电,然后是老太太中风送医。

全片以此为开端,拉扯出了老人养老,兄弟情义,买房困难,婚丧嫁娶等一系列琐碎事宜。揭开了平静外表下,那些深藏的家庭波澜。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老太太一共四个儿子,其中老大最为风光,是家中的主心骨。

老大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家饭店,他们一心想让女儿顾喜嫁个“有关系有资本”的对象,但顾喜却偏偏爱上了一个没钱的小学老师。

老二和妻子以捕鱼为生,是靠水吃水的本分人。他们劳碌一生,赚的都是辛苦钱,唯一心心念念的,就是给儿子阳阳买套婚房。

老三嗜赌成性,欠了一屁股债,只能东躲西藏,带着残疾的儿子一起过活。

老四天真单纯,年近四十,依然孤身一人,是老太太心底最放不下的一个儿子。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老太太中风后,患上了老年痴呆,开始由四个儿子轮流照料。

四个兄弟,每人照顾一季,合在一起,刚好是春夏秋冬,一如导演所说:“四兄弟就是四季,四季就是四兄弟”

以老太太为主心骨的“大家庭”,就这样猝不及防与四兄弟各自的“小家庭”撞击到了一起。

一系列变故,由此发生……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中国式的亲情,常常是血脉相连与利益纠葛捆绑在一起,一如片中角色所说:亲人就是我为了你活,你为了我活,真是吃力。

每个人心底,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的角落”。

而《春江水暖》,就将这些角落尽皆挖掘了出来。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顾母失智后,对身边人充满警惕。

不信任大儿媳的她,总会把大儿媳给她的药偷偷藏起来,害怕对方谋害她。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大儿媳一面尽心尽力地照顾顾母,一面旁敲侧击地问她以后会把房子留给哪个儿子。

面对这个问题,顾母总是不容置否地说“给老小”。

听闻这个回答,大儿媳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虽然表面不好发作,但她还是忍不住在背地里埋怨婆婆。

婆媳关系如此,兄弟关系同样也是如此——

几个兄弟全都自顾不暇,最终因无暇看顾而将母亲送进了养老院。

中国式的亲情,中间总是隔着很多弯弯绕,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说得清的。

正是这些弯弯绕,构成了中国家庭时而温情、时而锋利的现实境况。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全片故事,始于喜宴,终于葬礼,用一年多的时间,拆解了顾家三代人心中解不开理还乱的心结。

导演借由镜头,拍出了时代巨变在一个普通家庭身上所留下的痕迹

。片中角色就像那座住了三十年的房子一样,只用三天时间,就被连根拔起,彻底拆除。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早前,顾晓刚曾在采访中提及,《春江水暖》的创作初衷,最早起源于2016年。

那年夏天,他因剧本调查从北京返回老家富阳,于不经意之间观察到了富阳所经历的城市变迁:G20峰会让富阳小城变成了杭州的行政区;房产限购令改变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全城蓄势待发,都在为2022年的亚运会而备战……

他说,“这场巨变让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张力非凡,一人一宇宙,他们的生活恰如一幅人间长卷徐徐展开,这幅图景我称之为《春江水暖》,上写各家滋味,下写沧海桑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今,他终于以家庭为单位,将这幅图景尽数拍了出来。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除了探讨时代变迁在人们身上所引起的改变之外,《春江水暖》最大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展现人们身上没变的那一部分。

居住在富春江畔的他们,就像富春江水一样,世世代代,千年流淌。

说变了,他们变了;说没变,他们也没变。

因为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感。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比如,片中呈现的各色民俗

,就是情感中“岿然不动”的那一部分的真实写照:过生日讲究吉时吉日,放生祈福,结婚时拜河神、拜樟树等等。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映照当下,顾晓刚从现实出发,发出了掷地有声的疑问:人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自然与社会如何流动变迁?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以实验性的笔触,从美学、故事、情感入手,徐徐地展开了《春江水暖》这幅画卷。

对他来说,《春江水暖》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他还会着手打造两部续集,让这“三卷”作品,一起记录下富阳乃至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虽然顾晓刚的野心很大,但不得不说,《春江水暖》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生疏、不成熟的地方

抛开颇具新意的技法不提,他在风格上明显偷师了很多导演:杨德昌、侯孝贤、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等等。片中出现的很多桥段,都让人无比熟悉。

比如,开场的寿宴,像极了《一一》开场的那场婚礼。而寿宴中途停电,也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诸如此类的情节,在片中还有很多。

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顾晓刚之后势必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需要在创作中,去不断地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黄金万两天地兑,春江水暖与君知。”

这是顾晓刚在影片杀青时写给剧组的一句话。

在First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又将这句话送给了大家。

他将自己的创作之路,比作“春江行船”。如果说《春江水暖》,还只是小试牛刀的扬帆起航,那么接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影这条江河上,他一定会渐行渐远,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它拍出了中国家庭不敢面对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