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黑白電影《告親夫》拍攝始末

來源: 潮汕新聞網


潮劇黑白電影《告親夫》拍攝始末

▲1960年冬電影《告親夫》封鏡合影

潮劇黑白電影《告親夫》拍攝始末

▲1961年春電影《鬧開封》封鏡合影


1959年,廣東潮劇院一團拍攝的彩色潮劇電影《蘇六娘》在海外發行,掀起東南亞一帶潮籍鄉親的“潮劇熱”。1960年5月,廣東潮劇院一團赴香港演出,引起轟動效應。香港新聯影業公司由此籌劃,請潮劇院一團再於廣州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一部黑白潮劇電影《告親夫》。時潮劇院一團已經接到代表國家出訪柬埔寨的任務,所以有關方面和潮劇院領導決定,由新組建的青年劇團來擔任拍攝電影的任務。

  廣東潮劇院青年劇團成立於1960年5月1日。1960年3月,為參加7月份於廣州舉行的中南區首屆青少年戲曲藝術匯演,汕頭專區各專業劇團舉行青、少年戲曲藝術大匯演。匯演結束後,廣東潮劇院將各參演劇團的優秀劇目連人帶戲抽調成立了一個青年劇團,同時從戲曲學校畢業的優秀青年演員中抽選部分加入青年劇團,歸潮劇院領導,於5月1日舉行成立儀式。建團時,全團50多人,其中演員30人,演員最大年齡27歲,最小14歲,平均年齡22歲。陳漢泉任指導員,代理團長。組建後立即排演《鬧開封》、《趙寵寫狀》、《活捉孫富》、《搖錢樹》四個短戲,經過兩個多月的排練,於1960年7月11日首次在汕頭公開演出。公演後,即於7月20日到廣州參加廣東省第一屆青、少年戲曲演員匯演。這次舉行的首屆青年演員匯演,有粵劇、潮劇、瓊劇、漢劇、西秦戲、正字戲、白字戲、雷劇、採茶戲等劇種的青年演員480多人參加,演出劇目45個。潮劇院青年劇團參加匯演的《活捉孫富》、《趙寵寫狀》、《鬧開封》和現代戲《搖錢樹》,均評為優秀劇目,實現首次上省滿堂紅。

  匯演結束後回到汕頭,就接受任務著手排演《告親夫》。根據三正順潮劇團林劭賢整理的《告親夫》劇本,鄭文風、馬飛、王江流進行重新修改整理和作曲,原來的劇本劇情只是表述顏秋容在三聖母殿早產一嬰兒後因失血過多去世,婢女若雲懷抱嬰兒隨文淑貞赴蘇州府蓋紀綱處告狀。赴廣州拍攝時,劇組一致認為應該改寫增加這一場“三聖母殿泣訴”的重頭戲。經過說服投資方後重新改寫劇本,邊修改邊作曲邊排戲,1960年冬於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電影,1961年即製成電影拷貝發行海內外。據顏秋容的扮演者陳淑粧女士回憶,當時在電影廠拍攝電影時,天氣寒冷,在化妝室化妝身上還穿著一件大棉衣,化妝完換上戲裝才去攝影棚拍攝電影。《告親夫》的電影導演是曾執導《蘇六娘》的羅志雄。影片拍成之後,《告親夫》成為青年劇團的首本戲。後來的舞臺劇從此照排演出,併成為保留劇目。

  青年劇團在廣州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告親夫》後,又拍攝由張長城和朱楚珍主演的《鬧開封》以及由王悅芳和鄭強發演出的《嫦娥奔月》片段。1961年4月,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廣東潮劇院二團併入青年劇團。合併後的青年劇團於1963年夏赴廣州,拍攝由範澤華、洪妙、張長城、朱楚珍、陳玩惜等主演的潮劇彩色電影《劉明珠》。1964年下半年,青年劇團改稱為廣東潮劇院二團。

  廣東潮劇院青年劇團在當時短短四年,就演出了幾十部經典劇目,拍攝了三部電影,參加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到汕頭的錄音有《井邊會》、《回書》、《磨房會》、《包公會李後》、《寶蓮燈》、《金花女》、《金山戰鼓》、《思凡》、《益春藏書》等傳唱不衰的音像作品,至今仍在潮汕和海外潮籍鄉親中廣泛流傳。電影《劉明珠》還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享譽海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