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啤酒佔C位?!白酒漲價給自己“加戲”

  進入夏季,全國多地開啟燒烤模式,啤酒開始佔據C位。本是消費淡季的白酒,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加戲”,多家酒企忙著漲價。

  

夏天啤酒佔C位?!白酒漲價給自己“加戲”

  圖為北京某超市裡的白酒區。

  多家白酒企業上調產品價格

  據媒體報道,近日,瀘州老窖河南區域下發調價通知,將於6月24日起,針對河南市場調整52度國窖1573經典裝價格,其中結算價提升10元/瓶,終端供價上調至920元/瓶。

  此外,汾酒也將對旗下青花汾酒進行調價。消息稱,青花汾酒本月即將上調出廠價格,其中,53度青花30漲價100元/瓶;48度青花30漲價100元/瓶;53度青花20漲價30元/瓶;42度青花20漲價15元/瓶。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汾酒曾將旗下53度玻汾供貨價由480元/件上調至504元/件,42度玻汾由420元/件上調至432元/件。進入5月份,5月1日起,42度玻汾終端標牌價調整為49元,上調2元;53度玻汾終端標牌價調為58元,上調3元。

  汾酒上調產品價格之際,同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業亦對經銷商下發“上調供貨價”的通知,自5月16日起,對綜合產品統一上調供貨價。

  此前,金沙酒業也下發通知稱,暫停摘要酒開單發貨,將實行“配額制”經銷管理政策,合同配額範圍外的出廠價實行高於配額內價格的10%標準執行,實現“配額內外價格雙軌制”。有報道稱,金沙酒業在經銷商渠道對部分產品陸續完成漲價,北京地區價格調整已經完成,金沙摘要酒等中高端產品漲價約100-200元,上調幅度在10%-20%。

  酒鬼酒也已開始行動,自5月26日起,52度500ml紅壇酒鬼酒(高度柔和)戰略價上調30元/瓶。

  之前有傳部分茅臺醬香系列酒產品出廠價上調了10%-20%。對此,4月初,貴州茅臺在官方微信上進行了闢謠。但近期據媒體報道,有行業人士披露,進入5月份,隨著疫情緩解及經濟形勢不斷回暖,茅臺酒價開啟“領漲”模式。

  興業證券5月25日發佈研報顯示,三月中下旬以來,茅臺批價從不到2000元的最低點漲至當前2300元以上。

  

夏天啤酒佔C位?!白酒漲價給自己“加戲”

  資料圖:菸酒銷售店。 謝藝觀 攝

  光瓶酒成漲價主力

  記者注意到,與以往中高端白酒在漲價潮中唱主角不同,這波漲價中頻現波汾、西鳳酒等光瓶酒的身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光瓶酒是什麼?光瓶酒主要指沒有外盒包裝,用玻璃瓶售賣的白酒。以西鳳酒、玻汾、牛欄山、紅星二鍋頭等為代表。

  以前光瓶酒是白酒行業“廉價”的代名詞,甚至被稱為“民工酒”。

  “傳統光瓶酒一直被壓制在一瓶30元以內,即使有牛欄山與三井小刀等不斷嘗試高端化,但是整體市場依然是價格導向的競爭。特別是對於一些名酒企,光瓶酒價格的低端化認知直接限制了其對於光瓶酒的培育熱情。”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

  “但隨著中國酒類消費主權意識的崛起,特別是年輕群體對於高品質白酒的追求,進一步釋放了市場的長尾需求,高端光瓶酒迎來新的機遇。”蔡學飛說。

  近年來,不少頭部酒企就向高端光瓶酒發力。2019年4月,瀘州老窖推出光瓶酒“白瓶”,售價298元;2019年10月,捨得酒業推出售價68元的沱牌特級T68;2019年11月,郎酒集團推出定價68元/瓶和88元/瓶的光瓶酒新品“順品郎”。

  原來佔據光瓶酒市場的汾酒、西鳳酒等,為了鞏固地位,也加快品牌化進程。

  “此輪漲價的光瓶酒都是名酒的老牌產品,本身渠道議價能力強,剛需型市場較大,擁有廣泛的消費基礎,適度的漲價有利於提升產品品牌價值,並且維護企業的核心產品形象。”蔡學飛告訴中新網記者。

  

夏天啤酒佔C位?!白酒漲價給自己“加戲”

  圖為多個品牌白酒貼上促銷標籤。 謝藝觀 攝

  酒企為啥要在淡季打漲價牌?

  “淡季挺價,旺季走量,是白酒行業的‘潛規則’。因淡季銷量不如旺季,此時白酒價格的調整不會讓消費者產生較大的反感。”中國白酒協會稱。

  “在疫情對消費環境衝擊的背景下,通過小幅度漲價來穩定價格,可刺激渠道銷售,防止銷量下滑。”蔡學飛分析,“區域酒企提高主導產品價格,也有利用品牌優勢逆勢擠壓二三線酒企市場的目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2497.30億元,同比下降8.59%;利潤為536.40億元,同比下降4.56%。其中,白酒銷售收入1801.74億元,同比下降4.79%;但利潤504.38億元,同比增長1.15%。

  從白酒企業一季報看,除了茅臺、五糧液、汾酒等酒企業績較為穩定外,其他酒企,尤其是區域酒企受創嚴重。以酒鬼酒為例,其一季度實現營收3.13億元,同比下降9.68%,主要系疫情的影響,酒鬼酒、湘泉系列的銷售收入大幅下降。

  白酒銷售不佳的情況下,很多經銷商會傾向降價銷售。中新網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超市裡劍南春、汾酒等多個品牌的白酒被貼上了促銷標籤。東北證券指出,隨著餐飲終端等白酒消費場景的快速恢復,名優酒企庫存去化至合理水平,酒企也具備了按計劃提價的基礎。

  某電商平臺的“6·18”數據顯示,6月1日零點,酒類商品開場1分鐘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400%,茅臺5分鐘成交額達去年同期的118倍,牛欄山品牌10分鐘成交額達到去年同期的15倍。

  你最近有買白酒嗎?價格漲了嗎?來源:中國新聞網 (謝藝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