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一百多年前,1911年8月21日,那是个星期一,卢浮宫依例闭馆,没人注意到《蒙娜丽莎》被窃,当年博物馆管理制度松弛,经常有摄影师把画拿到室外拍照。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直到隔天周二,一位画家来卢浮宫临摹《蒙娜丽莎》,墙上空空荡荡,兀自留下四个钩子,苦等几个小时无果,询问安保后才被证实:


“卢浮宫的镇馆宝物-《蒙娜丽莎》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画框。”


世纪盗窃案令全球震惊,究竟是何方大盗绕过了馆内的报警系统,没留下丝毫作案的痕迹?法国警方动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调查了上千条线索最终仍一无所获。难道世人以后就真的见不到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了吗?这不仅是卢浮宫,是法国,也是全世界的损失!怎么办?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还籍籍无名的毕加索也被卷入此案,起因是当时还不算诗人的艺术青年阿波利奈尔遭到拘留,因为他从一名俄国朋友那里购买过卢浮宫失窃的埃及雕塑,买主正是青年毕加索。


慌了神的两位艺术青年,在法庭上矢口否认,并互相指摘对方,虽然一周后指控撤销,两人又被释放,但要是一直找不到小偷,这锅估计毕加索要“背”一辈子了。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最后还是卢浮宫馆长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办法:向全世界宣布博物馆愿意出二万五千法郎的价钱购买"蒙娜丽莎",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博物馆本身并没有这笔钱,但通过向社会筹款的方式,很快就把钱凑够了。


可"蒙娜丽莎"一直没有露面,直到两年以后,就在大家觉得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一个意大利的画商突然说"蒙娜丽莎"在他手上。双方很快谈妥,经过鉴定不是赝品之后,馆方按照原来的承诺,将钱付给了意大利的商人。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警方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世纪大盗” 维琴佐•佩鲁吉阿 Vincenzo Peruggia 。让警方大跌眼镜的是,此人竟是内贼,他曾经直接参与了"蒙娜丽莎"的防盗玻璃罩安装工作!难怪作案的手法如此完美。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作案后竟大摇大摆地将这幅世界上最名贵的画作藏在大衣下,乘公共汽车回家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蒙娜丽莎"就被放在他床下的一个纸箱子里。佩鲁吉阿被捕后声称因为自己是意大利人,作案的目的实际上是希望将这件来自意大利的宝贝带回到意大利。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在意大利受审时,佩鲁吉阿的爱国之名赢得了意大利国民的广泛同情,最终被判处了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最小刑期-7个月的监禁,这是他的运气。


如果真的如佩鲁吉阿所说,他的目的是为意大利讨个公道的话,那么意大利是否就可以说他是一个民族英雄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的行为实际上涉及到了一个十分敏感的文物归属的问题,这里姑且不谈。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达芬奇的这幅名画是如何到达法国,最后进入卢浮宫博物馆的呢?这要从达芬奇来法国谈起:


达芬奇为何来法国?


1517年,达芬奇65岁,他在绘画,雕塑和建筑和发明领域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他感到年事已高,况且年轻的米开朗基罗风头正旺,自己在意大利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提出重金聘他到法国来安享晚年,并且承诺他可以在法国“自由的思考,梦想和工作”时,达芬奇接受了邀请。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1517年冬天,达芬奇在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 梅尔茨Francesco Melzi, 学徒和佣人的陪同下,骑在毛驴的背上,长途跋涉穿过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法国。在行囊里,就有他真爱的《蒙娜丽莎》。弗朗索瓦一世让他住在与皇家城堡仅隔几百米的克罗吕斯小城堡Le Clos Lucé里,达芬奇就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三年时光。


一直传说皇家城堡和小城堡之间有地下通道互相连接,但是经过考古学家的挖掘和考证,从来都没有找到这条通道的痕迹。弗朗索瓦一世盛情款待了艺术家,给他丰厚的奉金,封他“国王首席画家, 工程师和建筑师 ”的称号,达芬奇一生为效忠意大利宫廷,四处颠簸,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安定下来。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国王十分珍惜和老画家在一起的时光,有时间就到画家的画室里看他画画,和他交谈,向他求教。国王让他组织了皇家城堡里的节日,设计服装,研究新的建筑计划。


虽然达芬奇已经属于创作的晚期,但是他的到来推动了法国文艺复兴 。达芬奇右手在1517年部分失去了功能,但还是在安昂布鲁瓦斯(Ambroise)城堡里完成了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未完成的作品,开始筹划新的民用,军用和城市建筑的计划。原来只是一个中世纪堡垒的皇家城堡也在他的手下变了样,变得更加优雅,美丽。


推动了法国文艺复兴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经济,军事领域里没有惊人的建树,但他对法国文化复兴的贡献是历史公认的。用最高级别的待遇在皇家城堡了接待达芬奇就是十分有远见的做法。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随着他的到来和国王的推动,艺术之花从此在法国盛开,法国雕塑,绘画,建筑业开启了新纪元。据说达芬奇最后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中离开了人世。这就是达芬奇与法国的一段奇缘。


弗朗索瓦是如何得到蒙娜丽莎的画像的问题,有多种说法,但自从达芬奇来到法国以后,这件艺术珍品就一直都是历代法国王室的收藏品。所以究竟蒙娜丽莎是否应该还给意大利这种争论,是法国人根本就不愿意听见和参与的。而当2011年,佩鲁吉阿以民族英雄的面目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话剧里时,也只能让法国人一笑而已。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围绕蒙娜丽莎的疑团


每年到卢浮宫参观的800万游客都不会错过到2005年专门为她修建的大厅里观看世界上最神秘和美丽的微笑。"蒙娜丽莎"前永远都有众多的欣赏者。保护"蒙娜丽莎"的厚玻璃是博物馆最受监视的区域,十多个人在大厅里监视人群和录像终端监视系统。("蒙娜丽莎"意大利语:La Gioconda;法语:La Joconde;英语:Mona Lisa)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如果人们现在无法确定法国的国王是在何种条件下在1518年得到这幅画的,但法国王室得到这幅画以后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画作首先被悬挂在枫丹白露皇家城堡的套房里,在 1797年被送到卢浮宫以前,曾经在凡尔赛宫里展览过。


在二十世纪里,蒙娜丽莎只出过两次国,1963年到过美国,而1974年去了日本。因为馆方后来发现这样的长途旅行会给油画带来伤害,就被禁止离开国土了,就连达芬奇的故乡意大利要借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围绕蒙娜丽莎的身份的争论至今都没有中断过,神秘的微笑后隐藏的人究竟是谁?是男是女,是意大利的贵妇Mona Lisa,还是达芬奇的学徒和情人Salai,或者干脆就是达芬奇本人?


历史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宣布发现了画中人的真实身份,但是不管画中人是谁都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了,蒙娜丽莎的秘密也可能永远不会得到解答,但是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微笑带给人们的愉悦,有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世界似乎更美丽了。蒙娜丽莎也是现代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1519年4月23日,达芬奇写下遗书,将他所有的手稿和物品留给他的学生Melzi,剩下的东西则全部留给仆人。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达芬奇的故居成为重点保护的建筑文物


1519年5月2号,达芬奇可能知道自己生命快要结束了,写下了“Nul etre ne va au néant ”的句子,就在他居住的小城堡里离开了人世。当时他67岁。死后就葬于昂布瓦斯城堡的圣•于贝尔小教堂。


克罗吕斯城堡曾经是法国历史的见证地之一,1490年,由查理八世购买后成了法国王室的夏季别墅,查理八世将其改建为一座可以居住的中世纪式的城堡,并增建小教堂,辟为王后布列塔尼的安娜为年幼丧生的孩子们祈祷的地方。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由于是达芬奇故居的缘故,城堡被列入受到重点保护的建筑物行列。1854年,圣布里斯Saint Bris家族成为城堡的拥有者。


1960年作过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经过内部和外部的改建,城堡又重新恢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采;在厨房,卧室,会议厅和地下室里陈列有40多个达芬奇当年发明的机器,小教堂和内部的壁画也都恢复了原状。


卢浮宫世纪盗窃案,要不是小偷自首,毕加索估计要背锅一辈子


克洛吕斯城堡(Château du Clos Lucé)

地址:2 Rue du Clos Lucé, 37400 Amboise

门票:17欧,包含博物馆

公共交通:巴黎 Austerlitz火车站 – Amboise火车站,直达列车,2小时车程


图片来源网络,转载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