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次諾獎提名,寄生蟲誘發癌症,背後是諾獎史上的一次誤判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命名的獎項,根據他的遺囑,他的3000多萬英鎊的遺產用於設立諾貝爾獎,獎勵那些對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十八次諾獎提名,寄生蟲誘發癌症,背後是諾獎史上的一次誤判

圖1 諾貝爾獎章(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自從1901年第一次頒發以來,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120個年頭,經過百年風霜洗禮,諾獎已經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具分量的獎項。縱觀諾獎的百年曆程,可以發現諾獎已經與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多個被授予諾獎的研究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謂實至名歸。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獎項因為種種原因頗具爭議,甚至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1926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學界之光,新發現

1926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被授予了丹麥科學家約翰尼斯·菲比格,表彰他在螺旋體癌(Spiroptera carcinoma)方面的發現。1907年,當菲比格在研究野生大鼠的心肌組織的時候,發現許多大鼠有上皮的病理性增生並且形成了乳頭狀瘤。在這些上皮腫瘤中,他發現了一些小的寄生蟲——某種線蟲和它們的卵,他將其命名為誘癌螺旋蟲

(Spiroptera neoplastica),蟑螂可以作為這些螺旋蟲的中間宿主。

十八次諾獎提名,寄生蟲誘發癌症,背後是諾獎史上的一次誤判

圖2 約翰尼斯·菲比格

為了驗證大鼠的腫瘤是不是由這種寄生蟲引起的,菲比格給老鼠餵食了感染了螺旋蟲和蟲卵的蟑螂,在許多進行實驗的大鼠體內,都發現了惡性上皮腫瘤的發生,並且,在某些老鼠體內還發現了腫瘤的肺轉移,而在這些轉移灶中是沒有寄生蟲的。

菲比格的研究於1913年發表,立即在醫學界引起熱烈反響。

在那個年代,腫瘤的研究還可以說是剛剛起步,三種關於腫瘤成因的理論佔據了主流,一種理論認為腫瘤是胚胎細胞造成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腫瘤是由於外界的各種物理、化學或者機械刺激導致的,第三種說法則認為腫瘤是由微生物導致的,而菲比格的研究為第三種腫瘤起源理論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被認為打開了腫瘤研究的新紀元而備受追捧。

18次提名終獲獎,諾獎之爭

菲比格一生被推薦為諾獎提名18次,甚至在他獲得諾獎之後到他去世的這兩年間,他還獲得了8次諾獎提名,可見當時菲比格在醫學界的崇高地位。

提到菲比格的諾貝爾獎,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位日本科學家,山極勝三郎。1915年,山極勝三郎在菲比格實驗的啟發下,通過在兔子耳朵上塗抹煤焦油成功誘導了腫瘤,這一實驗方法的建立對實驗誘導腫瘤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山極勝三郎也因此屢獲諾獎提名,但是很遺憾,直到去世他都未獲得諾獎。1926年,諾貝爾獎評委之一的Folke Henschen認為山極勝三郎應該和菲比格共享當年的諾獎,甚至認為山極勝三郎誘導動物腫瘤的方法比菲比格的更加簡單安全和可重複,可惜其他評委持有不同意見,經過一番激烈地爭論,最終菲比格獨享了1926年的諾獎。

十八次諾獎提名,寄生蟲誘發癌症,背後是諾獎史上的一次誤判

圖3 山極勝三郎

直到後來,菲比格的研究被認為是錯的,還有人堅持說這個諾獎理應頒給山極勝三郎,但諾獎委員會並未對此作出回應,菲比格的諾獎也並沒有被追回。

事實還原與糾錯

但是,菲比格的研究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

其實早在1918年就有人質疑過他的研究,但是菲比格在學界如日中天的聲譽掩蓋了一切,直到1935年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揭開了真相的一角。該文的作者發現如果給大鼠餵食足夠和健康的飲食的話,大鼠並不會患癌,他們意識到菲比格很可能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大鼠肺部組織的病理改變並不是由腫瘤引起的,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寄生蟲的感染加重了大鼠的營養缺乏。

無獨有偶,在1952年,一個美國的科研團隊試圖重複菲比格的實驗,他們給一部分大鼠餵食缺乏維生素A的飼料,而給另外一些大鼠餵食含有足量維生素A的飼料。他們發現合併維生素A缺乏和寄生蟲感染的大鼠出現了心室乳頭狀瘤,也就是菲比格認為的癌症。

他們重新檢測了菲比格的實驗圖片發現所謂的腫瘤是一些良性的病理改變,他們推斷,菲比格供給大鼠的飲食僅僅是白麵包和水,營養不足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所以,諾獎獲得者的研究結論確實是錯誤的。

科學沒有成王敗寇

也因此,在去世多年後,菲比格還受到多方非議,似乎成了諾獎的一個恥辱。但是事實上,從多篇正統的科學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科學家對菲比格的寬容態度。的確,從目前的醫學發展來審視,菲比格的研究結論是錯的,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時代限制,科學家們也都並不想對他及當年的諾獎評委有過多苛責。科學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推進的,這個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科學家,菲比格勇於求真,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無可指摘,他的錯誤也提示著科學研究中存在的、值得後來人警醒的諸多陷阱。雖然一個錯誤的發現獲得了諾獎似乎破壞了諾獎的權威性,但是或許這才是科學。

科學只相信真理而不迷信權威!

參考文獻

Stolt CM, Klein G, Jansson AT. An analysis of a wrong Nobel Prize-Johannes Fibiger, 1926: a study in the Nobel archives. Adv Cancer Res. 2004;92:1-12. doi: 10.1016/S0065-230X(04)92001-5. PMID: 155305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