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海底隧道 明年上半年具備通車條件

10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廈門第二西通道工程(海滄海底隧道)又有新進展。國慶期間,廈門召開《海滄海底隧道工程興湖路段鄰近建築物淺埋暗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經過專家全面“會診”,通過了這一施工方案,按照計劃2021年春節前將全線貫通,明年上半年具備通車條件。

  海滄海底隧道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也是繼翔安海底隧道之後廈門第二條更具難度的海底隧道,技術含量高,規模宏大,建設環境複雜,是目前國內最複雜、最具難度的地下工程。

  項目起於海滄區海滄大道,止於石鼓山立交,與規劃中的第二東通道相接,路線全長7.1km,是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中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海滄大橋後連接本島至海滄的第二條通道。

  自2016年開工建設以來,整體進展順利,目前項目完成總體進度的96%,已全面進入機電、附屬多工作面施工。其中,服務隧道於2019年10月份貫通,主線隧道海域段於2020年9月份貫通,僅剩興湖路段鄰近建築物左線145m、右線203m暗挖段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該段的順利建成是決定海滄隧道實現2021年上半年通車的最後關鍵節點。

  島內興湖路下穿隧道施工是廈門第二西通道連接海底隧道部分的重要紐帶,國慶期間,工人仍在隧道內加緊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