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無論在小學,還是中學,語文的重要性,都越來越被學校和家長認識。高考中,優生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語文上面。

2020年江蘇高考蘇南某中學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比我們一個大市的人數還要多,究其原因,差距就在語文科上面。

蘇南某中學優生班高考語文平均分130+,我們這裡最好班級的語文平均分也沒有突破120!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這是令很多家長特別頭疼的事情!

語文學科不像數學科,刷點題,成績立刻就能得到提高。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初二數學基本不及格。三毛是一個要強的女生,她覺得不能再因為數學影響心情,臨考前,花了3個晚上,把書本上的例題鑽研一遍,數學就考出了班級第一的成績,以致被老師懷疑她預先知道了試卷!

但是語文學科,你試試看!

不要說花三個晚上,就是花上三個月,語文成績也很難有起色。中國第一個語文教育方向博士王榮生曾不無感慨地說:

“很多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比喻,可是到了高中三年級,甚至依然無法識得比喻!”

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作家三毛

今天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轉發的一篇文章,寫的是上海一位私募經理談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的許多做法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孩子從1歲開始學習英語,3歲開始進行邏輯訓練,4歲開始讀繪本,5歲開始讀書,今年7歲,上小學一年級,可是讀的各種書加起來,已經超過7000本了!

從這位私募經理教子之道上來看,顯然已經搶在起跑線前面,明顯有著別人無法相比的優勢。

文章後面有很多留言,概括起來,這些留言大多表達了家長們的“羨慕嫉妒恨”!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當然,更多的家長表達的是“焦慮”,因為自己的孩子不要說7歲讀7000本書,自己長到40歲、50歲,算下來,也沒有讀過7000本書啊!

探花君讀了這篇文章,虎軀一震,然後淡定了嘿嘿一笑,這樣的讀書速度,估計也只止於吹吹牛而已!探花君年少之時酷愛讀書,速度也很快,曾經一夜讀完金庸的《射鵰英雄傳》,直到現在還不改這種一目十行讀書法,一部長達40集的電視劇,一個晚上就看完了。

這樣的讀書看劇的真的有效果嗎?沒有!不僅沒有,還浪費時間,得不償失!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諾貝爾獎獲得者黑塞有一篇選入中學課本的文章《獲得教養的途徑》,有關於讀書的闡述:

然而,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傑作的深入理解,卻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不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對於我們來說,問題不在於儘可能地多讀和多知道,而在於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閒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傑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繫,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

關於讀書的話題,清華附中的著名特級教師韓軍也曾表達過與黑塞相似的觀點,讀書在精而不在多!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因此說,家長朋友沒有必要糾結自己孩子在7歲或者更大一點年齡時沒有讀到7000本書而耿耿於懷,就像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所說的:把冬天裡每天的溫度加起來,並不能就成為夏天!這種只講速度而不講質量的閱讀,只是數量上的累加,並不能真正產生閱讀效果。

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審視的閱讀人生不值得過!同樣的道理,未經審視的閱讀絕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閱讀。

相反,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中學時的讀書方法非常值得廣大家長朋友學習、借鑑!很多教育名家也曾極力推薦過。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錢學森先生在少時是如何讀書呢?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把這種讀書法總結為“三步讀書法”!

第一步初讀,瀏覽書籍基本內容;第二步精讀,將感興趣的書籍從頭至尾地讀;第三步重點地讀,即將書籍中的重要內容反覆閱讀且做好讀書筆記,並將讀書筆記交給父親審讀。

——引自呂成冬《錢學森:他日歸來》

錢學森這種讀書法,老師們習慣地稱之為“精讀法”!

當然,錢學森的傳記《他日歸來》,記述錢老一生的豐功偉績,關於如何讀好一本書語焉不詳,至於如何精讀一本書,說得並不是很詳細,恰巧手頭有一本關於如何精讀書籍的文章,適當援引過來,送給那些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朋友們。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對於閱讀,家長首先要注意引導孩子,不是每一本書都值得花費時間,認真閱讀的,比如有些書只是供娛樂的,這樣的書翻翻就扔了吧,真的不必較真;有些書是為了應付考試用的,這種書需要越讀越薄;還有一種書,就是成長之書,該是越讀越厚。

家長就是要找到一本讓孩子“越讀越厚的書”,著名作家曹文軒把這類書稱之為“打底子的書”。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精細化閱讀必須瞭解四個問題:

整體來說,這本到底在談些什麼?作者具體說了什麼,怎麼說的?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精細化閱讀也稱為分析閱讀,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十一規則:第一階段,瞭解這本書談什麼;第二階段,理解作者是如何寫出來的;第三個階段,批判思考,這本書與我有什麼關係。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精讀第一階段四個步驟,可以用下面的思維導圖展示出來: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為了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閱讀,把第三和第四呈現出來,家長完全可以把它運用到實際閱讀指導之中:

為一本書擬寫提綱: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發現作者意圖: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精細化閱讀第二階段: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精讀第二步階段最重要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弄懂書中關鍵詞的含義,二是如何探究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主旨: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讀書弄懂關鍵詞有多重要,舉兩個例子:

一是魯迅。魯迅先生酷愛讀書,大家有耳可聞,但是魯迅先生一生買的最多、用的最多卻是字典,魯迅先生平時送人的禮物都是以字典相贈!

二是國學大師章太炎。黃侃要拜章太炎為師,章太炎開出的條件就是讓黃侃去家把《說文解字》抄寫3遍!

弄清概念,或者關鍵詞,從古代治學的角度來看,屬於小學,它有多重要,我舉魯迅、章太炎重視文字的例子,就是為了引起大家重視。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判斷文章主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細化閱讀之中,“在困惑處慢讀,而不是感興趣處”,最警醒,也最能長見識,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思維的品質。

學生完成了第二步,其實也就是精細化閱讀,至於對書中觀點的批判,這一點並不適合學生,尤其是小學生。

但是閱讀一定要遵循閱讀的規律,精選書目,精讀內容,從而獲得書中營養,化為自己骨肉。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一本好書並非一定要幫助孩子出人頭地,但一本書肯定能增進孩子的閱讀技巧,最重要的一本好書能教孩子瞭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


7歲學生讀書7000本!專家說沒必要,試試錢學森讀書的方法

因此說,作為家長不必斤斤計較孩子讀了幾千本書,而要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品質的提升,閱讀效果的追求。

黑塞說:“有人讀了一本書就能成為學問家,有人讀了幾千本依然不會思考!”

把探花君介紹的方法用之於孩子身上,或許也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思如泉湧,下筆千言,倚馬可待!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半硯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