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文明是怎樣完成與中華文明的融合的

文明之間天然就是敵對的,許多天生麗質的優異的文明因為地理空間狹小,或者人口基數不夠大,過早的消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經過幾千年的相互征戰,規模較大的比較有生命力的文明只剩下四種,分別是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和東亞儒家文明。其中,前兩種文明都起源於地中海,基督教文明屬於貿易文明。伊斯蘭文明起源於遊牧民族,帶有深厚的遊牧文明的印記。印度教文明和東亞儒家文明,則都屬於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對於前兩者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狀態。

在中世紀之前的數千年中,因為戰馬的使用,遊牧文明對於其他文明形態處於優勢地位。戰馬的機動性大大優於步兵,步兵的防線,在時間和空間上很難抵禦騎兵某一點的突破,步兵的成本也大大高於騎兵。歐洲的基督教地帶,是草原和農耕混合地帶,不缺乏戰馬,因而在歷史上成功的抵禦了阿拉伯人的多次進攻。


在歐洲近代,宗教革命和文藝復興運動開啟了基督教文明現代化和多元化的大門,工業革命完成之後,基督教文明相對其他三種一元的集權的文明處於優勢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地中海沿岸於基督教文明對峙了數千年的伊斯蘭文明,以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瓦解作為標誌,阿拉伯人第一次不再作為一個整體的民族國家威脅西歐基督教國家。

伊斯蘭文明根植於遊牧的生產方式,成長與環境異常惡劣的荒漠地帶,沙漠的生存條件和物質條件過於艱苦,伊斯蘭教義強調信眾無條件的團結,以應付外來威脅。團結性這個特性,使伊斯蘭我文明不似農耕文明侷限於農業地帶。對於貧困國家的貧困族群,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尤其是上世紀末,殖民主義大潮在全球退卻之後,落後的第三世界民族國家,一下子被推到全球化的前臺直接面對外部威脅,對域外文明的嚴重不適應,使得這些國家紛紛選擇伊斯蘭教作為保護,例如赤道一帶的幾個人口大國,尼日利亞、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不屬傳統的沙漠和荒漠地帶,也沒有阿拉伯民族聚集,卻在上世紀末迅速的伊斯蘭化。還有許多熱帶地區的中小國家,跟隨上述國家。也處在伊斯蘭化的進程當中,例如馬爾代夫、孟加拉國、文萊等。


伊斯蘭文明曾經對印度文明進行過數百年統治,並大大改寫了印度文明的特性。那麼,當伊斯蘭文明遇到中華文明,將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說,伊斯蘭文化進入中原農耕地帶,既不是作為入侵者,也不是被第三方強迫移民· ,進入農耕地帶後,與中華文明發生了很好的融合,相比伊斯蘭文明與其他文明的融合,其融合方式是獨一無二的。

穆斯林信眾大規模進入中原,發生在元朝(公元1271-1369年),蒙元統治者將大眾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漢人,南方漢人。因為不信任漢人,蒙古人從中亞河中地區大量引入穆斯林協助統治,色目人就是中亞不同民族穆斯林的統稱,跟隨色目統治層,大批色目人進入中原地區貿易經商。公元1369年元朝瓦解,蒙古人退回長城以北遊牧地帶,色目人並未跟隨其離開中原,在其後的不到200年裡至明朝中葉,迅速地與中華民族發生了融合。

這些色目人的原民族主體,是生活在呼羅珊的阿富汗人、撒馬爾罕的中亞人、伊斯法罕的波斯人,加上一些小支的中亞民族,被統稱為回族,這個回族已經不是單純種族意義上概念,而是一個泛文化的稱謂。和中華文化融合以後回族民眾,仍然信仰伊斯蘭教,但是使用漢語,認同儒家家天下的倫理秩序,並且大規模的改用漢族姓氏,這種農耕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融合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明代回族姓氏的形成與漢化,從姓氏學上表明中國回族正式形成。

而元代的回回人仍沒有具備民族共同體的特徵,只有族群的特徵。元代所謂的回回人,是在同一信仰(伊斯蘭教)的支配下的不同血統、不同地域,·不同職業的穆斯林群體。在元代的詔書,官書上,經常出現回回人、回紇人、答失蠻,迭裡彌失、斡脫、色目等稱呼。具體到一個人,尤其是比較有名的回回人,都說明他們的祖籍和稱號,還有氏族。元代回回人的氏族有哈刺魯氏、回回古速魯氏,凱烈氏、西域忽魯木石氏,答失蠻氏,昔馬里人,別失八里人,西域旭烈入、撒馬爾罕人,呼羅珊人、亦思法汗人,等等。以上可以看出這些回回人的人種,地域分佈、氏族等。這些來自西域的穆斯林,在中原大地施展著各自的才能,並不斷地與漢人、蒙古人,維吾爾人等接觸通婚,到明代中葉,在中國大地上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回族。

下面講解幾個回族姓氏的來源:

回族蒲姓來源於阿拉伯人常用人名abll的譯音。泉州歷史上因蒲姓回回居多而有“半蒲街”的地名。今天東南沿海地區蒲姓回回較多。

阿拉伯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丁字,即阿語den底尼,義為宗教信仰,元代回回人姓氏帶丁字的特別多;波斯人姓氏首音多帶有沙字,波斯語意為王,元代回回人姓氏也如此。今丁、沙等姓為回族大姓。

取姓氏中的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姓氏。例如,元代回回人伯篤魯丁,漢名是魯至道,魯即姓氏中的一譯音。但伯篤魯丁的後人倒沒有姓魯,而是去單人旁留白,以白為姓,今廣西桂林、馬平一帶白姓最盛。元代大臣回回人廉希憲(一說蒙古族,一說維吾爾族)出生時好其父布魯海穿擔任廉使之職,遂以官職為氏。火者,是波斯語,意為顯著或富用作對穆罕默德後裔或學者的尊稱,回族火姓來源於此。回回哈姓與元時對官的稱謂--哈的有關。答姓和尕姓回回與教職稱謂"答失蠻"(元時對伊斯蘭教經師、學者之稱),"尕最"(明清時宗教法官之稱)相聯繫。

回族中的納姓,取自賽典赤·贍思丁長子納速喇丁名字首音。據《陝西通志》載,元朝初,貴族納速喇丁“子孫甚多,分為納、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

撒姓為“回族十三姓”之一。也是回族中的大姓。據安徽和縣撒姓回族家譜載:“撒氏始祖居西域,為回紇人,後為唐平叛,因其功被封斌王,以居關中。”(《撒氏宗譜》)明建文元年(1399年),其後人撒仲謙一家由陝西遷往和縣城西門響水溝一帶居住,有祠名“懋款堂”。在回民族當中,經名帶“撒”字頭的也比較多。僅元代有史可查的官員就有“撒都丁”、“撒裡蠻”、“撒特迷失”、“撒的迷失”,其中“撒的迷失”同名者有8人,這都是撒姓的主要來源。撒姓回族主要分佈在雲南、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區。

雲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賽典赤·粘司丁家族女婿,即“回族十三姓之一”。昭通《保氏族譜》稱:“吾族原於蒙古,初以特穆爾為氏,元之右族也。自庫庫臺特穆爾尊號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於是改姓保氏。”乃擴廓鐵木爾漢名王保保後裔,元末明初避難改姓保,部分觸入回族,與賽典赤後裔聯姻,保姓回族主要分佈在雲南。


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區,沿著河西走廊的東端起始點蘭州以外的三個方向上分佈。說明回族人經過河西走廊進入內地後,避開了草原地帶的蒙古民族和農耕地帶的漢族選擇定居地。這三個方向分別是從蘭州沿109國道向東,進入寧夏南部西海固地區和平涼,沿109國道向西,進入青海,有門源、化隆、大通民和等多個回族自治縣,沿213國道向南,抵達臨夏回族自治州,南線沿途還有信奉伊斯蘭教的東鄉族保安族自治縣,這三個聚集地在民國時期屬西北三馬青馬甘馬寧馬的控制之下。


伊斯蘭文明是怎樣完成與中華文明的融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