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人們都說“童言無忌”,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思想不成熟,說話的時候不會多加註意,有時候會冒犯別人,但大多數人都不會當回事,反而會認為孩子的童言童語很可愛。

雖然是這樣,但是家長不要小瞧了這個問題,隨著孩子不斷成長,家長如果沒有及時引導孩子,仍然讓孩子“口無遮攔”,孩子將會變得很讓人討厭。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童言童語的孩子

薇薇是我的同事,女兒今年3歲,剛上幼兒園,昨天剛一上班,薇薇就過來找我,說她最近遇到了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想讓我幫她出出主意。

薇薇的女兒叫小莫,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性格很好,很活潑,不怕生人,平時見到我們,會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

薇薇說,女兒是個“小話癆”,表達能力特別的強,喜歡和別人聊天,但是說話卻不多加考慮,薇薇並沒有當回事,因為她覺得小孩子說話就是這樣,別人也都能夠理解,長大之後就好了。

可是女兒上了幼兒園之後,被老師找了好幾次家長,都是因為小莫說話得罪人,和同學說話口無遮攔,對老師也不尊敬,老師批評了她幾次,可是她根本不聽,仍然是心直口快,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現在被同學孤立,沒人願意和她一起玩。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問題,在帶著孩子出門時,孩子經常亂說話,讓周圍的人很尷尬,雖然是“童言童語”,

但是會給別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時總是得罪人?

1、受到了家長的溺愛

有些家長特別溺愛孩子,從來不會批評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會教育孩子,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隨心所欲,說話的時候也是毫無顧慮,根本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2、缺乏共情能力

有些孩子很自私,無論做事還是說話,只考慮到自己,不能替別人著想,即使說話得罪了人,孩子仍然不以為然,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更不會知道自己所說的話會對別人造成哪些傷害和影響。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3、思想不成熟

我們成年人在說話之前,都會進行思考,生怕自己說出的話會影響到他人,但是很多孩子思想不成熟,說話之前不會多加考慮,所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這樣說話沒什麼問題,但孩子如果已經兩三歲了,還經常這樣說話,就會很讓人討厭。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童言童語”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影響社交

孩子說話口無遮攔,也是低情商的表現,沒人願意和一個低情商的人做朋友,這種孩子經常把氣氛搞得很尷尬,或者總是揭人短,潑人家冷水,導致沒人願意和孩子做朋友,如果孩子一直不改正,也會影響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2、變得沒有自信

語言是一種魅力,如果孩子不會說話,就交不到太多的朋友,也沒人願意和孩子溝通和交流,孩子會認為自己很差勁,慢慢會失去自信,變得自卑起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會使孩子出現性格缺陷。

3、讓人很討厭

我們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如果孩子經常亂說話,會讓人很討厭,家長帶著孩子出門時,沒人願意過來逗孩子,小朋友也不願意和孩子一起玩,導致孩子被孤立,變成“窩裡橫”,將來也很難適應校園生活。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孩子說話欠考慮,家長要及時引導

1、讓孩子在說話之前要思考

如果孩子說話得罪了別人,家長首先應該讓孩子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對方,聽到這樣的話是什麼感受,其次要讓孩子學會在說話之前進行思考,考慮一下自己所說的話合不合適,是否會讓人反感,慢慢改變孩子說話的方式。

2、以身作則

孩子說話欠考慮,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平時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與別人交流時,要把話說得圓滑一些,孩子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也會變得和家長一樣,而不是繼續說之前的“童言童語”。

“童言童語”雖可愛,但家長如果不及時引導,孩子會很讓人討厭

3、多帶著孩子參加不同的場合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家長要經常帶著孩子參加不同的場合,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人,並且鼓勵孩子與別人溝通,也要讓孩子學習別人的溝通方式,時間久了,孩子的表達能力會得到提高,情商也會變高。

最後我想說,家長不要溺愛孩子,孩子如果到了兩三歲還經常說一些“童言童語”,家長就要對孩子嚴加管教了,並且及時引導孩子,別讓孩子成為大家都討厭的那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