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新學期的到來,本以為神獸送走可以輕鬆自在了,可萌寶麻麻的朋友發現,她家寶寶一到家就直奔廁所,每次都特別急的樣子。

這件事讓朋友特別鬱悶,幼兒園的廁所有毒嗎?為啥寶寶寧願憋著也不上?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於是,問了好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惑,10個寶寶裡面有8個都不願在幼兒園裡拉便便。詢問了周圍好多小朋友,發現他們都不喜歡在幼兒園裡拉便便,而他們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樣的~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圖片來源:網絡)

@安安小朋友:不喜歡在幼兒園裡拉臭臭,太臭了


@萱萱小朋友:媽媽不在沒有人給我 擦屁股


@浩浩小朋友:幼兒園的廁所蹲的腿疼,我想回家坐在馬桶上上廁所。


@可可小朋友:幼兒園的小朋友太多了,我不想當著他們的面拉臭臭,他們會笑話我的


聽後真是又想笑又心疼,不得不感嘆一句小朋友們的內心戲真是太足了,真是難為他們上個廁所還要考慮這麼多事情啊~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圖片來源:網絡)

寶寶們看似無厘頭的理由,其實背後都隱藏著深層次的原因。

1 羞恥心在作祟

“便便太臭了,小朋友們會笑話我的”,這句話就反映了孩子們的羞恥感。家長們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也不會有羞恥心。

其實,寶寶從3歲開始,也就是大部分寶寶剛進入幼兒園的時期,就開始有羞恥心了。

他們認為拉便便是一件很髒、很臭的事情,所以就不願意在小朋友很多的幼兒園上廁所了。

還有的小朋友,自己不會擦屁屁,又不好意思讓老師幫忙,於是便一直憋著。


2 幼兒園裡缺乏安全感

1-4歲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處在這個階段的寶寶對秩序特別敏感。

寶寶習慣於在家裡的小馬桶上拉臭臭,到了幼兒園環境變了,就沒有了安全感,所以不願意拉臭臭了。

別說孩子了,就是我們大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也容易出現緊張、便秘的情況。

對於寶寶來說,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馬桶、衝馬桶的水聲都可能成為干擾他們排便的因素。


3 身體界限感太強

現在家庭教育都特別注意性別意識,寶寶的隱私觀念都很強。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都沒有門,只有一個簡單的隔斷,這就對寶寶造成了困擾。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幫助寶寶獲得排便自由?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1 給孩子樹立積極的便便心理建設

家長們不要總是給孩子灌輸“便便臭、便便髒”等概念,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排斥排便,他們會覺得這樣影響自己的形象。

家長要告訴孩子,排便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不丟人。


2 讓孩子熟悉不同種類的如廁方式

寶寶熟悉了家裡的如廁方式,到了幼兒園接觸到不同的如廁方式就會很難適應。

家長平時帶孩子出去玩時,可以利用公廁,幫助孩子熟悉不同的如廁方式。


3 幫助孩子學會擦屁屁

擦屁屁可是一件技術活,寶寶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練習才能掌握。平時在家裡,家長可以有意地鍛鍊孩子自己擦屁屁,並在一旁指導。

除了真實場景練習,家長還可以用氣球給孩子演示擦屁屁的方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這樣引導,孩子才能順利排便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再多一些鼓勵。等孩子掌握擦屁屁的技能後,就不怕在幼兒園拉便便了。

除了以上幾個方法外,家長還要多與寶寶溝通,告訴寶寶可以在幼兒園上廁所,只要舉手示意老師,老師就會幫助他的。

除了與寶寶溝通外,家長還可以多囑咐老師一下,告訴老師自家寶寶還不能熟練掌握擦屁屁的技能,希望老師可以幫助寶寶上廁所,相信老師們都會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