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老不聽話,乖乖聽話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這位家長的回答

在一家餐廳,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這時一位調皮的小男孩,爬上塑料板凳,站在板凳上,她媽媽大聲呵斥他趕緊下來,當時男孩不為所動,還站在板凳上跳起來,媽媽提高了音調。

小男孩忽略媽媽的聲音,媽媽更生氣,氣沖沖的走到男孩身邊。男孩轉過頭來,反而從凳子上摔下來。男孩頓時哭了起來....

這位媽媽吼道說,“都跟你說了下來,你偏不聽,現在好了吧! ”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媽媽帶著小男孩隨後離開了。

7歲孩子老不聽話,乖乖聽話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這位家長的回答

為什麼小朋友一開始說就不聽,要到大人失控為止呢!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我們的周圍。

阻止的動作所傳遞出來的信息比語言跟能讓他們接受,語言表達的力量就沒有阻止來得有用。

這位媽媽要求小孩子從板凳上下來,當時並沒有出手制止小男孩爬上攀登的行為。

只是出口指責的話,潛臺詞的意思還包括:要麼聽話,從板凳上下來,要麼可以不聽話,繼續在凳子上跳。

孩子有兩個選擇,媽媽只接受第一個選項。那麼孩子的表現就會有兩種,怎麼保證你的話可以讓孩子聽進去呢?

7歲孩子老不聽話,乖乖聽話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這位家長的回答

除了這個方法之外,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大家可以私信跟我一起交流。

遇上危機關頭,家長們不僅要對孩子說停下來,還應該立即上前,阻止他們的行為。語言的信息傳遞之外,強調行動的重要性,

行動上制止他繼續。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需要不僅是言語上的引導,還需要行動上的指導。

這一點運用在生活上是怎樣呢?

比如,我們希望小朋友現在就出門,僅僅是在語言是喊催促他們出門,效果是不是很輕微。

你可以試一試,全部人都走到門外。在門口的位置說要出門了。 孩子看到大家都已經出門,自然就會加快腳步。

小朋友在小區總是跑得很快,你擔心孩子摔倒,每次都在後面說,慢一點,慢一點。當時由於著急,說著慢一點,當時我們的語調急速且高,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感受到的是快速感。

你可以試一試,將語調調慢,告訴他,慢——慢——慢。孩子聽到這話,是不是馬上就放慢了呢!

或者牽住他的手,他也會跟進父母的步伐慢下來。

在公共場合,孩子一直打鬧,講話聲音也越來越大,家長几次呵責聲音小一些是不是都沒啥效果。

其實不妨將聲音放小,同時做出的動作,效果就出來了。

7歲孩子老不聽話,乖乖聽話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這位家長的回答

這麼多有效的例子,我還有很多,我們可以交流。

感覺很不錯的話,在身邊就可以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