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專業——智慧農業,人才缺口大,值得報考

2020年新增本科目錄中,增加了多個與智慧、智能相關的專業,如智慧材料與結構、智慧建築、智能車輛、智慧農業等,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思考如何融入人工智能、互聯網+思維,農業作為國家立國之本,自然也不例外,今天陳老師就和各位一起分享新增專業之智慧農業。

新增專業——智慧農業,人才缺口大,值得報考

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閒旅遊、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過去,農業的機械化生產,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機械化仍然沒有脫離人的操控,而智慧農業將使農業的生產過程徹底擺脫人為操作,進而提高生成效率,節省人力。


智慧農業的發展前景

智慧農業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經營領域的差異性以及服務領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保障農產品安全、農業競爭力提升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智慧農業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需要從培育社會共識、突破關鍵技術和做好規劃引領等方面入手,促進智慧農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糧食產量"十二連增",蔬菜、水果、肉類、禽蛋、水產品的人均佔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價不菲。一是化肥農藥濫用、地下水資源超採以及過度消耗土壤肥力,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問題凸顯;二是粗放經營,導致農業競爭力不強,出現農業增產、進口增加與庫存增量的"三量齊增"現象,越來越多低端農產品滯銷。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大力發展以運用智能設備、物聯網、雲計算與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主要手段的智慧農業。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而非農業強國。過去農業高產量主要依靠農藥化肥的大量投入,大部分化肥和水資源沒有被有效利用,造成浪費和環境汙染。我國農業生產仍然以傳統生產模式為主,耕種只能憑經驗施肥灌溉,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說農業生產的發展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而智慧農業可以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保障農產品安全、產品競爭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國家農業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個機遇。

所以,智慧農業可以說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政府和企業都會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幫助其實現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的應用領域
目前,智慧農業已經在很多農業企業中得到實現,主要運用在對植物生長環境的監控監測以及調控。如監測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空氣溫度、空氣溼度、光照強度、植物養分含量等參數,並且智能系統根據以上各類信息的反饋對農業園區進行自動灌溉、自動降溫、自動卷模、自動進行液體肥料施肥、自動噴藥等自動控制。不但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科學的培育、恰當的生長環境,也會讓農業的產量大大提升。這僅僅是智慧農業的一個應用領域,除此之外,農機定位、倉儲管理、食品溯源等環節都可以通過智慧農業的實現,得到更加科學、高效的發展。

新增專業——智慧農業,人才缺口大,值得報考

首批開設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是首批建設智慧農業專業的高校,華中農業在各省提檔線一般在一本線上80分左右,吉林農業大學在各省提檔線一般在一本線下20分左右,兩所院校性價比都非常高。智慧農業專業大體來說是農學和計算機的交叉學科,從智慧農業的運用來看,該專業需要學習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培育方法和農產品銷售的課程,也需要學習計算機編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傳感信息處理等計算機相關課程


建議對計算機和農學比較感興趣、或者有志投身國家農業發展事業的學生可以考慮該專業。相信未來,隨著智慧農業的發展以及國家的重視,其他農業類大學也會相繼展開智慧農業專業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