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裡藏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北宋宣和年間,東京汴梁,一日,文捕頭正在汴河岸邊巡視,他密切注視著河面上往來的船隻。忽然,虹橋附近一陣騷動,一艘運糧船差一點就撞上了虹橋,船員們慌張得手忙腳亂遲遲放不下桅杆。船員過於緊張的表現引起了文捕頭的注意,目不轉睛的盯著運糧船陷入了思考:如果是滿載糧食的運糧船應該吃水很深,而這艘船卻吃水極淺,以至於沒及時放下桅杆差點撞上虹橋,莫非......“不好,快攔住那艘船!”文捕頭大叫道。說時遲那時快,剛穿過虹橋那艘船就升起桅杆,以最快速度向目標衝去,同時船上的引火之物都被點燃。“糟糕,它的目標是使館驛站。”霎時間,驛站火光沖天。

清明上河圖裡藏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虹橋撞船瞬間

驛站中,一個異族打扮的胡人正在伏案寫信,他就是遼國皇帝的特派和談使臣。近年來,由於北方的女真人突然崛起,遼國在與其的多次爭鬥中屢遭失敗,國力漸弱。於是意圖與南方的宋國罷兵修好,甚至共同抗擊強大的女真金國。初次謁見後,徽宗提出了和談的條件:歸還幽雲十六州。這也是徽宗多年的夢想,自從石敬瑭丟掉後,幽雲十六州已上百年間不復歸漢人所有,那是多大的功業啊!

驛站起火後,頓時引起了混亂,附近人群大喊道,趕快救火!有人高呼,不遠就有一處望火樓,快去取滅火器物來救火!沒幾步就來到了望火樓,卻發現無一人值守,更糟糕的是,樓下已經被改建成了飯館和商鋪。正當人群準備靠近時,突然,數聲巨響接連響起,隨著爆炸,火光映紅了天邊。不好,是震天雷!汴梁的市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可怕武器的巨大威力,它是怎麼被運進城的?至此,驛站大火已無法再救,數十名遼國使臣無一倖免,全部葬身火海。

三日前

文捕頭召集眾多小吏,道:“近來聽到風聲,金、遼、西夏等國有細作潛入汴梁,可能意圖不軌。從即日起,各城門需輪班值守,特別是往來胡人要仔細盤查。”話音剛落,下面一小廝嘟噥道:“整個汴梁城多少門,我們才多少人?況且當今太平盛世,承平日久,好多年城門都沒值守了,也沒出什麼大事!”

清明上河圖裡藏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城門無人值守

兩日前

兩個商人模樣的來找到羊昭,遞上一百兩黃金,“大人,你看這處望火樓位置這麼好,車水馬龍的,能不能給改建一處商鋪?”話說這個羊召,仗著是當朝宰相蔡京的小舅子,一向驕奢淫逸招權納賄。“這事不好辦啊,前年汴梁大火,宮裡都被燒了好多房子,上千宮女雨天都只能在樹下躲雨。所以有關火患的事,那幾個御史整天都盯著的,就等著參一本吶。”商人慢慢展開一幅卷軸: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這汴梁城裡就沒有大人辦不了的事,這是小的孝敬蔡相的。”這不是失傳數百年的《蘭亭集序》嗎?羊昭驚得下巴差點掉了下來,心裡暗暗想到:如果蔡相把這個獻給聖上,一定龍顏大悅。話說這個蔡京,本為書法宋四家之一,酷愛字畫,因此也深得同為藝術愛好者的宋徽宗所寵信。於是,有了蔡京的手諭,“震天雷”掩蓋在改建商鋪材料之下,大搖大擺的進了汴京城。

清明上河圖裡藏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望火樓空無一人,下面都是飯館商鋪

起火當日

遼國使團已經入城,文捕頭和一眾小吏正在街面上維持治安,自從宋代打開坊市以來,商貿侵街現象日益嚴重,街道混亂不堪。文捕頭讀過史書,唐代有個宰相武元衡就是在路上被藩鎮的刺客給暗殺了。他敏銳的察覺到其中蘊藏的危險,抽調了大量的人力到街面上來,布控到使團會經過的每一條道路上。當所有措施佈置妥當,基本達到他的要求後,文捕頭才稍稍安下一點心來。當他疲憊的身體剛一坐下來,心裡突然一絲隱隱的不安襲來:陸路的情況差不多穩妥了,但是還有水路呢?他急忙叫過來一名小吏,讓去給漕運今日當值人員交代一下,今日只放官船入城,私家船隻一律不準進城!小吏把話帶到,收受了糧商賄賂的漕運官吏,喝著酒罵道:“他是個什麼鳥人!現今官船都被弄去運花石綱了,糧食都是私船在運,不讓私船入城,整個汴梁大夥都喝西北風嗎?”

於是,汴梁大火最終還是燒了起來,遼使團全部遇害,遼國皇帝震怒,和談失敗。隨後,仍舊冀圖幽雲十六州的宋徽宗錯誤的與金國達成海上同盟,南北夾擊遼國。很快,遼國滅亡,數年後,金國揮軍南下,包圍了汴梁城,徽欽二帝成了俘虜,汴梁城被洗劫一空,曾經的繁華盛世成了一片瓦礫,北宋滅亡。

北宋王朝的覆滅看似從一場偶然的大火開始,但是盛世之下的軍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渙散、商貿侵街、吏治腐敗,花石綱盛行商賈藉機囤糧居奇,種種亂象都暗示了它必然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