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道德经》(68)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谦受益,满招损,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以无私无欲、无求无争、无执无为之大道为依归的修道者,其德性与品行就像容纳百川不拒细流的大海一样,恒常地将自己置之于最低的位置,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皆会成为其营养和借鉴,从而使生命得到不断地升华。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与道合一的生命觉醒者,在引导有缘的生命走进生命觉醒旅程的时候,一定会放低自己的位置,使用谦下的言辞而引导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与道合一的生命觉醒者,在引导有缘的生命不断升华人格、升华心灵的过程中,一定会以众生的利益为先而以自己的利益为后;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因此,合于大道的觉醒者,会自然地成为众生尊敬的生命觉醒的榜样却不会给众生带来沉重的压力;

处前而民不害。合于大道的觉醒者,会自然地成为众多有缘众生生命觉醒的引领者而不会给众生带来伤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此与之有缘、受其生命觉醒智慧影响的生命,都会十分乐意推崇真正实现了生命觉醒与道合一的[得道者]而不会感到厌倦;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是由于与道合一的修道者,始终安住于本自清净的自性本心,无私无欲,无求无争,谦虚处下,以众生为先,以众生的利益为先,以众生的觉醒为先,以大道智慧为先,因此始终处在自然之中,本色之中,平常之中,朴素之中......在合于大道、融于大道、化于大道、超越而又平凡、平凡而又超越的至善德行上,又有谁可以与之相争呢.......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