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是《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重點領域之一,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點方向,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海洋工程裝備是指與海洋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儲運、管理、後勤服務等方面相關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在眾多的海洋資源中,海洋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技術最為成熟,裝備種類多,數量規模大,是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最主要的產品。隨著海洋資源開發範圍的拓展,海洋工程裝備的應用範疇已向非油氣資源領域進一步延伸。“十二五”以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第一梯隊。當前,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遭受嚴重衝擊,新訂單大幅萎縮,已建成和在建產品大面積延期或撤單。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正處在生存與發展的關鍵階段,既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加快趕超的戰略機遇。

海洋工程裝備是深海戰略的基礎,隨著人類對海洋的開發不斷深入,相應的裝備也在不斷升級,特別是近十年來,鑽井深度、日產油量、最大可容納井數、儲油量、防潮汐防地震等性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產業鏈來看,海洋工程產業鏈由上游海工裝備支持行業(包括設計及原材料提供)、中游海工裝備製造(鑽井平臺、生產平臺、海洋工程輔助船等設備體系)和下游海工裝備建築及服務(主要是海洋油氣服務)等主要環節,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形成了各自的發展模式。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整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其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包括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深海石油鑽探設備製造、其他海洋相關設備與產品製造、海洋環境監測與探測裝備製造以及海洋工程建築及相關服務五大新興產業。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海工裝備產業鏈上游市場分析

海洋工程的上游環節主要為海洋工程裝備支持行業,這一環節主要涉及行業有海工裝備設計行業、鋼鐵行業、機械加工行業以及電力支持等。其中海工裝備設計是整個海洋工程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目前,歐美國家在海洋工程裝備設計領域佔據壟斷地位。國內市場,上海佳豪是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專業海洋工程與民用船舶設計企業。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原材料方面,海工裝備所用材料主要是鋼材。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鋼鐵發展面臨複雜多變的形勢。全行業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效,提高鋼鐵行業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提質增效,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更全面的瞭解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中商產業研究院梳理出國內鋼鐵開發區49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鋼鐵開發區佈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等。

按開發區數量來看,擁有鋼鐵開發區數量最多的省市為河北省,合計達11個,作為唯一一個鋼鐵開發區數量超10的省市形成第一梯隊;其次為新疆,鋼鐵開發區數量為6個;遼寧擁有鋼鐵開發區4個。其他省市情況如下:四川、河南、福建鋼鐵開發區各有3個;江蘇、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各有2個;山東、廣東、上海、黑龍江、內蒙古、江西、陝西、山西、天津各1個。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主要產品產量不斷提高。2020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逐漸擺脫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產經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生產維持高位運行。上半年,全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4.33億噸、4.99億噸和6.0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2%、1.4%和2.7%。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統計局、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海工裝備產業鏈中游市場分析

海洋工程裝備根據各自功能及特點,可細分為:鑽井平臺、生產平臺、水下設備、油氣外輸系統、海洋工程輔助船等。鑽井平臺、生產平臺、海洋工程輔助船構成了海洋工程裝備的主要部分。海洋油氣開採總體可劃分為:勘探、開發、生產三大階段。勘探階段主要包括地球物理探勘,隨後利用移動式鑽井平臺鑽勘探井;開發階段是在已確認含有油氣儲藏的區塊進行生產設施(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各種管線)的安裝;生產階段主要是開採油井,完成出油、油氣處理等一系列操作,並對油井進行後續的維護;而海洋工程輔助船的主要功能是為鑽井平臺和生產平臺提供持續移動、起拋錨作業、外消防、消油、物資運輸、平臺維護等綜合性服務。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

2019年,全球共計成交各類海工裝備57艘/座,合計78.8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這也是2016年以來全球海工裝備成交額連續四年處於百億美元以下。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

從結構來看,2019年僅有1座半潛式鑽井訂單成交,且為2018年訂單的選擇權。海工船方面,合計成交35艘、20.4億美元,同比下滑26%,其中訂單以半潛運輸船、海上風電建設運維船和自升式服務平臺為主,平臺供應船和三用工作船零成交;浮式生產平臺方面,維持2017年以來的活躍態勢,共計成交21艘/座,合計54.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其中FPSO佔到11艘、41.7億美元。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

1、鑽井平臺

石油將鑽井平臺分為海上鑽井平臺和陸地鑽井平臺兩類,由平臺經理或鑽井隊長直接負責鑽井平臺的運作管理工作。海上鑽井平臺(drillingplatform)是主要用於鑽探井的海上結構物。平臺上裝鑽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是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分為移動式平臺和固定式平臺兩大類。其中按結構又可分為:

(1)移動式平臺:坐底式平臺、自升式平臺、鑽井船、半潛式平臺、張力腿式平臺、牽索塔式平臺。

(2)固定式平臺:導管架式平臺、混凝土重力式平臺、深水順應塔式平臺固定式鑽井平臺大都建在淺水中,它是藉助導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動的裝置,平臺上面鋪設甲板用於放置鑽井設備。支撐固定平臺的樁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鑽井平臺的穩定性好,但因平臺不能移動,故鑽井的成本較高。

數據顯示,2019年鑽井平臺新租約達到257份,合計3815月,這是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單份租約時長也從2016年不足12個月增至2019年的接近15個月。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Clarksons,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

2、海洋工程輔助船

海洋工程輔助船(Offshore Support Vessel,簡稱OSV)主要指為海上石油開採、油田守護、海上救助、深海打撈、海上起重和海港供應等提供直接服務的船舶,是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海洋工程平臺勘探、生產、移動等整個生命週期內提供持續作業與保障服務,主要包括三用工作船、平臺供應船、多用途平臺供應船、海洋拖輪、守護船、救護船等。海洋工程輔助船具備海上移動與自航能力,兼具船舶與工程服務的屬性。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Clarksons,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

海洋工程裝備獨立運行於洋麵,環境因素成為裝備正常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海洋環境的不穩定性使得海洋工程輔助船的穩定可靠性、持續服務能力成為海洋工程裝備正常運行的基礎保障,重要性不斷提升。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研究整理

(三)海工裝備產業鏈下游市場分析

海工裝備下游主要用於海洋油氣開採,21世紀被稱為“海洋世紀”,進入新世紀以來,海洋經濟已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加快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取向。隨著海洋油氣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快速發展,海工裝備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點。經過多年的開採,陸地多數主要油田已進入開發中後期,就石油的儲量分佈地域而言,未來全球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增長將越來越大程度上由海洋石油資源來滿足,意味著海洋石油資源大開發的時代已經到來。

隨著油氣開採向海洋轉移,海洋油氣開採在整個油氣開採中所佔比例在逐漸提高。雖然在全球海洋油氣探明儲量中,目前淺海仍佔主導,但隨著石油勘探技術的進步,海洋油氣開發將由淺海逐步轉向深海。根據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預測數據,海洋石油開採量佔整個石油開採量的比重將由2004年的34%上升至2020年的48%,其中深海石油佔海洋石油開採的比重將由2004年的10%上升至2020年的45%。考慮全球能源需求的穩定增長態勢,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產量預計將整體保持增長趨勢,佔油氣總產量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自2015年來,我國原油產量有所下降,2019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億噸。

中國石油資源在海域、東部及中西部地區、渤海灣盆地及松遼盆地的探明程度已達到了50%以上,為勘探的中高程度,但待探明的石油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目前對於準噶爾、塔里木等盆地及渤海領域的勘探程度仍比較低,仍有發現較大油田的潛力,因此石油的勘探前景還是很廣闊的。目前,我國現有的陸上油田大部分已超過30年,開採難度逐漸加大。隨著陸上部分油田已進入中後期,後續供給乏力,急需拓展新的能源供給渠道。海洋已經成為我國最現實、最可靠的能源接替區。在陸上石油增產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加大海洋石油的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為了更好的瞭解我國海工裝備發展情況,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整理海工裝備概念股名單:

2020年中國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中下游及投資圖譜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海工裝備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