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日落帝国系列 (一)

漫步于海德公园中,看鹅鸥成群,绿草茵茵,在湖边晒着太阳,徐徐望向戴安娜王妃住过的肯辛顿宫,一切岁月静好......这可能是所有游客到西伦敦的感受。但鲜有人知,在168年前,大英帝国曾在这里向世界波澜壮阔地展示“肌肉”

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在这里举行,而上海2010世博会正是此系列的第41届。这次盛会完美展示了“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的工业实力,也是昌盛至极,盛极至衰的转捩时刻。而首届世博会的背后,还一个更为宏大的帝国计划浮上台面 … 如今这个计划已成为帝国遗产,安静地躺在伦敦肯辛顿的各个角落。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一段落日前的巅峰岁月呢?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今日的海德公园岁月静好

巅峰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度社会改造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Queen Victoria Era(1837-1901) 所展示的欣欣向荣,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30) 期间大英帝国成所取得的深度社会生产力改造。这一时期标志性的工业产品包括蒸汽机,机械工具,燃油灯泡,造纸机,采矿工程器械,通讯系统,橡胶,道路交通系统等。工业技术的改进和新材料的运用,诞生了许多现代行业,如纺织,食品加工,采矿,媒体,建筑,城市规划等。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维多利亚女王(右)与其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左)

70年深度的社会生产力改造,造就了大英帝国即将开启狂争模式。(1)几近全国都呈现出人口地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工业技术进步,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以及普遍提升的医疗服务,使得英格兰、苏格兰以及威尔士地区的整体人口几近翻倍。(2)空前的城镇化浪潮摧毁了落后的乡村生产关系,城市将农村劳动力几乎吸纳完毕,城镇化率也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巅峰。虽然农村劳动力在拥挤的城市中住着阴暗的地下室,吸着雾都的毒气,却贡献了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奇迹。(3)最后,这一些列的发展让英国实现了技术,经济,军事甚至法制层面的原始积累,为后续开启殖民全球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承了这一系列伟大成果,让大英帝国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欧洲一隅,而是将眼光投向了东边。南亚的印度首先成为了帝国重要的战略征战棋子。但真正的潜在对手,此时,并不在南亚和中亚,而是东边的

沙俄与大清。帝国选择了主动出击,维多利亚女王自一上任,便开启了两场“世界级的战争”:1837年发动的对大清王朝的侵华战争(以鸦片战争开启),强制通商,以及大量倾销先进工业制成品,强征殖民地,输入传教。仅三年,于1840年又发动对沙俄的战争(以东印度-阿富汗战争开启),以稳固自己在欧洲的势力。在全球其他地方,英国也利用其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膨胀的海权军力,以“军事恫吓、原料攫取、产品倾销、强制通商”的殖民“四部曲”套路,把帝国的影响力遍及全球。

显然,这是一条西方列强曾经以及现在还在走的路:讨伐+殖民。正如之前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现今的美国。短期来看,这样的野蛮方式的确为国家带来暴富和炫耀的资本,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就如同开启了无止尽的“打怪”怪圈,只有不断地掠夺,创造冲突对象,才能维系自身的扩张和发展。这样当然是不可持续的。

当一个帝国自觉实力到了宇宙第一,无国能敌时会做什么?维多利亚女王召集皇家亲王、帝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商议要让全世界不仅惊恐于帝国的坚船利炮,还要对帝国的科技工业实力心悦诚服

!于是,1851年的首届世界博览会诞生。这非常能够理解,特别是当一个国家能够通过更多“软”的实力征服其他国家时,他们会丰富自己的战略选项。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维多利亚时期“世界首条地铁”伦敦区域线建设

笔者认为,大多历史资料侧重强调了工业革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却极其容易忽略在这帝国宏图伟业蒸蒸日上的洪流中,有一股重要的力量正在集结。那就是生活在最肮脏的巷弄,呼吸着最污浊的空气,咀嚼着发霉的粗面包的工人和务工农民。这些力量在工业生产时期的空间集聚,逐步形成了具有集体思维,意识和“反叛”意识的群体,乃至党派。山雨欲来,正是说的这个权贵们还沉浸在狂欢中的帝国。只是相较于更为激进的法兰西,大不列颠的渐进式反叛并没有推翻君主的名义权威,只是通过一次次的运动,给自己多分了一些本来是封建权贵的蛋糕。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童工

世博会与水晶宫:一场盛世的工业肌肉秀

第一届世博会 (The Great Exhibition),全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坐落于肯辛顿宫畔片区,现为海德公园。万国博览会展期从1851年5月1日至10月15日截止,展出了一万多项工业产品及工程技术,吸引了来自全球(主要是英国本土,殖民地以及欧洲大陆)共六百多万参观者,打响了西伦敦片区博览的名片。

水晶宫 (Crystal Palace) 是展览的主体建筑,长564米,宽124米,高达40多米的纯玻璃与钢材结合的透明建筑,由园林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通透的建筑设计最终得以批准,主要归功于两个因素:(1)钢铁冶炼技术以及工业大玻璃制成技术的成熟;(2)这两种技术在达西的百合花建筑上的成功应用。

水晶宫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因为在水晶宫出现以前,已经有很多钢铁设计到民用建筑领域。但笔者认为水晶宫能够造成轰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巨型的体量,还有对光的运用。“人类对于建筑和光的追求与审美一直是存在幻想的”,如光之教堂等。正因为在经历了中世纪石质建筑的黑暗,人类才前所未有地对“室内的光”产生了渴求。当水晶宫以“全透明”的方式出现时,那种惊艳,与圣光沐浴无异!

因此,水晶宫成为了博览会的最大亮点,建成赢得了皇室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的认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一座举世瞩目的透明建筑象征了帝国征服黑暗岁月(黑死病爆发时期),更是帝国的科技与工艺征服全球的标志。1861年大清王朝官员初识水晶宫,惊叹气味天人之作,甚是大观,对这一西方帝国畏惧之心十足。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水晶宫宏伟的设计平面图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水晶宫室外震撼的场景意向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新型武器的展示炫耀肌肉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水晶宫世博会现场盛况意向

西伦敦文化科学城计划:为帝国的辉煌续篇

经历了这一场华丽的炫耀,皇室希望世博会为契机,将西伦敦打造成为帝国新的工业和经济增长点。由此,一个比世博会更为宏大、长远的计划被快速酝酿,且最终应运而生:西伦敦文化科学城 (West London Culture & Science City Plan)

这一伟大计划目标有两个:(1)将科学、工业、文化与艺术成果以常年展览的方式向公众和世界开放,换言之,即将这一片区打造成为帝国炫耀的窗口;(2)为帝国的科技、工业、医学、工程技术的创新提供源动力,即培育引领世界科研能力的不竭动力。进一步将这两个目标具象化,就有了这一宏大计划的四个具体项目:帝国历史与科学博物馆,帝国理工学院,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与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这四个项目目前都坐落于肯辛顿的展览大道两侧,紧邻海德公园的核心区。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西伦敦文化科学城计划主要项目区位

  • 帝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与科学博物馆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Science Museum

建于1851年,由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在历史博物馆部分,展示了大量的帝国对于地球文明中生物演进的探索,包含了丰富的动植物标本,解刨记录。历史博物馆还与帝国理工学院共享实验室与研究团队,建立起全球最全的昆虫、植物基因库。科学博物馆部分,主要展示了自工业革命时期以来,帝国技术的成就,如何通过人的力量改变自然,改造社会。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自然历史博物馆大厅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科学博物馆大厅

  •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Royal Albert Hall

建成于1871年,其以纪念阿尔伯特亲王为名作为宏伟计划的艺术项目部分。这个设计容纳12000人(现代安全疏散标准核定承载5272人)的音乐厅从当时的角度来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庞然大物。整个大厅圆顶高达41米,内外都有相当精美的壁画,以展示帝国在技术,艺术和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目前,阿尔伯特音乐厅的活动包括音乐会,舞台剧以及帝国理工的毕业典礼。与之隔街相望的便是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成立于1882年,是帝国辉煌时期音乐创作最知名的殿堂。博主之前发过一条在阿尔伯特音乐厅参加毕业典礼的视频,在这里传送一下()。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V&A Museum)

建立于1852年,作为皇室对公众开放的艺术、文化展览场所,集中展示了从全世界各地收集(“掠夺”)而来的藏品,如来自中国的唐三彩,玉器和壁画。当然,这一项目本身也寓意着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献礼,象征了帝国统治的辉煌成就。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南侧街景

大家如果仔细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型的建设(包括成体系的城市铁路系统建设,区域道路建设,大型的工业产业项目)与维多利亚时期的西伦敦计划相比,可以发现整个帝国的统治者的心态是较为骄傲的。他们认为那些肮脏的工业生产终将被高雅的艺术所取代。用现今通俗的讲法就是“去二进三”:去除第二产业,专向第三产业。但这种骄傲后来证明极其错误,且非常盲目。

首先,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是后发制人,虎视眈眈的德国,其依托更为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更为广阔的欧陆市场,建成了更成体系的德意志工业联盟。其次,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偏废工业生产,因为只有掌握自主的生产能力,才能够在最危难的时刻,快速恢复。最后,维多利亚女王执政后期因为工人运动的高涨,也不像前100年那样迅速增长,这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总之,日落帝国日后的衰落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更多的是统治者高估形势所致。

帝国理工学院:终局挹注,终局之战

帝国理工学院作为该计划的科技研发原创力部分,其历史最早可追溯于1845年的皇家化学会。以“帝国”冠名并作为该计划正式落成是1888年成立的帝国研究机构(Imperial Institute)。1907年,学院合并了当时帝国最精英的几大科学与工程研究机构:皇家科学会,皇家采掘协会,伦敦工程职业培训协会,联合命名为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全名为“帝国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至此标志着这一顶尖科研机构的诞生。在后续的年份中,帝国理工学院又合并了圣玛利医学院等机构,并快速成长成为全球前十的院校,和全球工程前五的院校。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帝国理工学院校徽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帝国理工学院女王草坪与女王塔

除了作为宏大计划的一部分,帝国理工在后期的发展得到了皇室大力的加持。这非常的出乎寻常,因为当时在伦敦已经有大学联盟,为何还要将所有工程和医学学科优势重新整合,蓄势待发?

正如我们刚在前一段尾分析的,这一举措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应对欧洲大陆部分开始崛起的一个民族:德意志。

随着20世纪初(1900年后)德意志的工业化水平也逐步腾飞,欧洲其他国家和英国都感受到了威胁。特别是当大英帝国统治者幡然悔悟,其在1851年之后的50年里,德国卧薪尝胆构建了优越于英国的工业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后,只能孤注一掷,终局一战。

大英帝国将德国视作重要且直接的威胁,因为对于帝国理工学院赋予了“赶超德国”的政治任务。也是出于这一目的,帝国理工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备受优待,每年向皇室只用交纳1英镑象征性地税。更重要的是,其学术和科研即便是在伦敦大学体系时期,也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例如,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毕业将会获得一份正常PhD学位证书,还会获得一份帝国理工学院单独的毕业证书DIC (Doctor of Imperial College)。

爱的轴线:帝国荣景的残影

主推世博会、西伦敦文化科学城计划,兼主要执行人正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由于成长于工业化革命时期,其深信“科学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生活”。出于这份执着,他监督了这个宏伟计划(主要是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直到1861年去世。维多利亚女王为了纪念爱人,将计划中的音乐厅冠以阿尔伯特之名,还让建筑师在宏伟的西城计划的城市设计里埋了“伏笔”:一条鲜为人知的视觉轴线(很多英国本地人都不知道):

帝国理工学院内的女王塔 -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 阿尔伯特亲王纪念亭轴线。更巧的是,当站在女王塔顶时,向北望去,刚好看到亲王纪念亭顶端的阿尔伯特像矗立于音乐厅圆顶的顶端!多么奢华又深沉的爱,让人想到了南京美龄宫的梧桐项链!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鲜为人知的视觉轴线:纪念塔-音乐厅-女王塔构成

但这也无法挽回逐步走向衰落的帝国,日落的进程,盛极之时的世博会水晶宫,和那个宏伟的西城计划也进入了至暗时刻。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与世长辞,标志着这个辉煌帝国盛极时刻正式结束,落寞进程拉开帷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众多帝国理工的师生投入战事,失去生命,学院校舍也被炸毁。 1936年,水晶宫在经历多次功能变迁、运营财务危机后,终于付之一炬,已很难在海德公园找到线索。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至今日,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墙壁上还留着许多弹孔。幸运的是,宏伟计划中的科研与文化设施在战后得以修复,并成为当今伦敦国际大都市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付之一炬的水晶宫航拍图

日落帝国系列: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V&A 博物馆外墙弹痕

这一段大英帝国从辉煌到日落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叹,最终胜利的永远都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而是时间。历史没有让西班牙,葡萄牙永远成为海上霸主,当然也不会格外偏袒英国,德国。那些聪明的民族和国家,也总能够在历史的沉沉浮浮中一次又一次地崛起。同时,当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国家之间的空进距离变得更近,任何一个进步可能都会成为别人进步的阶梯,反之亦然。

人类不也是在不断学习和遗忘城市历史的过程中淬炼文明的么。

作者:

现求学于伦敦,曾居米兰,相信“每个城市都有故事”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Exhibition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erial_College_London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ian_era

部分图片引自:www.archdaily. com, www.visitlondon. com, www.highfieldps. co.uk, jumblepusher. com, monovisions. com, www.express. co.uk, www.washingtonpost. 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