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今天的青年学子,如何走近鲁迅《狂人日记》、施蛰存《春阳》?

图片

“重读鲁迅《狂人日记》,‘吃人’是非常有冲击效果的意象。评论家陈思和老师专门为此写过论文,用平行研究视角把《狂人日记》和戈尔丁《蝇王》联系起来。如果把《狂人日记》比喻成一棵植物,那‘吃人’意象,就像植物绽放的妖艳花朵,百年来吸引了一代代读者目光。”10月29日的上海市作家协会现场,“新”与“老”碰撞的火花四溢,与20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发布获奖作品,来自复旦大学的一等奖获得者杨兆丰写下《“候补”之谜——拓展中狂人结局的读解》,聚焦一朵“没有绽放的小花朵”,也就是“狂人”“赴某地候补”这个结局的含义。

这种“新”“老”互动,不仅是90后乃至00后学子重读百年前作品,更意味着新一代读者的新锐视角重新打量并解读文学经典,发出自己新的声音。面对“五四”一代作家留存的宝贵精神遗产,第三届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选出20部经典,包括鲁迅《狂人日记》、叶圣陶《倪焕之》、巴金《雾》、施蛰存《春阳》等,参赛学子可从中任选一部撰写具有独立见解的书评。

图片

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自2015年启动,两年一届,至今已举办六年,三届以来获奖作品累计超28万字,预计将以文集形式出版。“我们想要的是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一种共情关系。”大赛评委、评论家周立民发现,郁达夫《茫茫夜》、施蛰存《春阳》是参赛学子评论较多的作品,“就身处大都市的迷茫产生的共情而言,学子品读经典完成了与前辈的对话,他们的回应也以自己的眼光进行当代解读与回答。”

“好的文章应该有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尤其是对待文学史上的杰作,它们往往被一再评论过。从新的角度切入,可以别开生面,得出新的结论,或开启新的探讨。”大赛终评委、评论家王纪人教授谈到,站在“五四”100周年的时间坐标上,本届大赛所开列的品读书目,尽量选择直接间接与"五四"思潮有关的现代文学作品,这对青年学子了解那个时代和文学不无裨益。

比如,对于施蛰存1933年《春阳》,用心理分析等方法更能直抵主人公隐秘内心深处和作家探幽烛微的写作功力。《寂寞于人底狂流》一文就揭示了作家用"春阳"这一象征符号,对经过上海特定时空中一个妇人的心理、身体乃至感官,进行了渲染和描绘,揭示其自虐式苦守、内心不甘和挣扎;点出保险箱和钥匙的悖谬隐喻,也有新意。

而郁达夫写同性情谊的《茫茫夜》,发表时就曾颇有争议,为此郁达夫专门写了《茫茫夜发表之后》来回应,说他写了"一个灵魂的生长"。当下青年学子也作出了不同诠释,来自复旦大学的二等奖得主崔瑞琪聚焦人与人沟通受阻的苦闷,华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程少波则从民族意识的角度切入,看到郁达夫在“于质夫”小说人物中隐藏的民族身份构建,而这一形象也能成为理解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把钥匙。

“发出不同的声音,摆脱前人解读的刻板印象,正是青年学子的创造性体现。文学创作及评论需要经典的精神观照和脉络延续,之前几届的热烈反响给了我们信心。第一届参赛者如今已成各条战线的重要力量。如果他们日后继续做文学评论,将对文学意义重大。” 大赛组委会主任、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颙期待,借此品读经典的契机,提升年轻人艺术感受和鉴赏力,再度挖掘发现新文学的魅力。

作家孙甘露建议,有些征文“带有学院论文写作的明显痕迹”,如何在保持学术含量的同时,为文章注入更多情感与审美,还需精进平衡。“大赛带来跨时代跨时空的一次对话,是一场充满朝气的持续延续下去的文学盛事,有助于滋养人生,发掘新苗。上海这几年逐渐形成了颇有战斗力的青年评论家队伍,如何召唤文学批评新人?”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看来,青年学子与经典的相遇,不仅仅是简单地写读后感,还是一种思想火花与丰富内涵的相遇。

图片

据悉,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由巴金、于伶、王元化等发起,创办之初就提出“拾遗补缺”的定位,更加关注现代文学及老作家。如何让这一目标与当代生活产生联系,正是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举办的初衷。本届赛事收到1400多篇来稿,获奖者还经过专家的口试以确保公正严谨。

(原文载于《文汇报》)

《上海作家》微信团组

主编:杨斌华

执编:郭 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