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壓軸之人就是曾鞏(南豐先生)了。在泉城濟南,曾鞏的名字路人皆知,他曾經作為濟南的知州,留下政績頗多,並且興修水利除暴安良,在大明湖內修了百花堤,建了北渚亭,寫下了《齊州二堂記》等不朽的名作。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曾鞏在對大明湖進行整治時還修築了一條貫穿湖區南北的“百花堤”。當年,大明湖南門牌坊以南有一大片水塘,人們叫它“百花洲”,這一帶花木扶疏,小橋流水,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風景絕勝之地,古人有“百花洲畔結茅宇”“暮聽窗外明湖雨”的詩句。曾鞏所修百花堤位於大明湖東部,修成之後,大堤將大明湖分成“西湖”與“東湖”,大堤成了人們從南岸登臨北岸北渚亭的路徑,常在百花堤上行走的人們親切地稱此堤為“曾堤”。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曾鞏在濟南的時日是忙碌而歡愉的。可是,在這樣的日子裡,也有讓他難以忍受的事情, 那就是夏季酷熱難熬。濟南的氣候,一到夏季,往往悶熱如蒸。好在此地泉多水豐,為祛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大明湖,水域廣闊、岸柳茂密,更是夏季納涼的天然好地方。於是,夏季熱浪襲來時,曾鞏就喜歡到大明湖去納涼避暑。如他在《西湖》詩中就有“左符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等句子。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想象中曾鞏從百花洲離船登百花堤,沿堤一路來到北岸登臨北渚亭,寫下了長詩《百花堤》:“如玉水中沙,誰為北湖路。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我為發其枉,鏽營極幽趣。發直而砥平,驊騮可馳騖。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間以綠楊陰,芳風轉朝暮……”從詩裡可以讀出,先前的百花堤一帶是被荒草淹沒的水地,經曾鞏的整治,這裡“筆直平坦,可馳駿馬,兩邊植花草,間以綠柳,清露芳風,怡情興懷”。所以,曾鞏騎著駿馬,欣賞著湖光山色,喜悅的心情讓他留下了“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的詩句。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如今大明湖十六景之一的曾堤縈水,不斷拍打著“暮聽窗外明湖雨”的優美意境,不斷訴說著曾鞏當年的故事。曾堤也是大明湖一條南北遊覽主線。它由4座景觀橋連接起來,自北向南依次為南豐橋、竹韻橋、凝雪橋、百花橋。漫步於青石板鋪就的曾堤上,一路橋涵縈水,荷香柳綠,移步換景,令人目不暇接。這一處處景觀層次豐富,環境幽靜,構成了一幅美麗和諧的“水浪縈堤”的景觀圖。沿曾堤走到南頭,站在百花橋上西望,湖水迂迴曲折,迤邐伸展,芙蓉橋、秋柳橋、水西橋等7座石橋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構成了曾鞏詩句中“七橋風月”的景緻。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曾堤縈水憶曾鞏,濟南山水的曠世知音

元豐六年4月11日(1083),曾鞏以65年的生命長度在異鄉南京因病與世長辭,後人對曾鞏嘆曰:“自孟軻氏(孟子)以後,未有臻斯盛者也。”曾鞏為濟南留下的70餘篇好詩佳文,極大的豐富了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讓大明湖、趵突泉等名勝更加籍蘊深厚,耐讀耐品。他的功業與詩文滲入了濟南的血脈裡,成為這座名城的一部分。

讀懂一個人很難,但至少曾鞏先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願意讀的人。著名學者周長風先生曾撰聯曰:“作齊州二堂記,湧泉自此稱趵突;列唐宋八大家,北渚於今祀南豐。”

攝影:捕魚達人007、照相的老King、王琴

作者:李宗健

(文字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