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普通的我們,最好的修行

我是陶醉中文,愛讀書,愛分享,喜歡你就點個贊。

普通的我們需要#讀書#,應該讀書。

讀書:普通的我們,最好的修行

這兩天,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寫了些文章,但是始終明確自己到底應該在頭條上跟大家分享些啥。缺少目標,沒有方向,思緒萬千,偏又莫衷一是。

我是個耐心時常下線的人,讀書看報之類的也是率性而為,想到啥看啥,拿到啥看啥,也都能看下去,總而言之是不求甚解。

但現在卻是不同了,既然要跟別人分享,那基本的條理和邏輯你是要完備的,既然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半成品”的讀書人,那讀書人的操守和作風是不是也應該學習一下,正好也接著這個機會,把自己過於懈怠的性格整飭一番,改正怕是來不及了,但即便是做做樣子,能長年累月堅持下來的話,也就差不多了。

最近發生了許多的事情,5G時代終於來了,互聯網的紅利怕是又要迎來一波高潮,科技的再一次浪湧也是近在咫尺。

讀書:普通的我們,最好的修行

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的熱度因為諾貝爾和平獎又略見上升,這件事情,到現在網絡中也是一片迷霧,陰謀論者有之,同情者有之,支持者亦有之。我本人不瞭解真相,不相信陰謀,只希望所有人所有事的出發點都是出於全人類的善意。

NBA的莫雷這次真的是摸了個大雷出來,而且美國國內的輿論基本也是一邊倒的站他,事到如今已經不是籃球運動的問題了,已經升級為兩個國家,兩種制度在意識形態和文化認同方面的鏖戰,我相信咱們贏是必然的,但是不希望頭腦發熱的國人做出任何過激言行,“每逢大事有靜氣”凡事,三思而後行,沒壞處。

讀書是一件很重要事情,都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讀書不知理,不讀書不明義,倒不是說不讀書的人沒有文化,沒有道德。但經驗性的總結也需要你具備理智並且辯證的思維,讀書是你幫助你獲得這種能力最便捷的方式。

只有這樣,這個世界上的風雲變幻才會在你的眼中變得生動且飽滿,你更容易變成一個具備獨立思維和獨立人格的人,才能談吐溫吞或言辭犀利的把自己介紹給整個世界。

個體和世界是互通的,但許多普通人都放棄影響這個世界的選擇和嘗試,下不了在世界留下自己痕跡決心。生活艱辛,確實如此,但是萬般如意亦難抵內心自在。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我們還是要讀書的,歷史也可,經濟也罷,我們應該去接觸和了解世界。平凡是我們每個人自出生之日起便被賦予的社會屬性,而大師、英雄甚至偉人才是我們拼搏奮進的昇華與超脫。

囉嗦了這麼多字,終於要進入主題了。我想說的太多,不知道該以作品為線索,還是以作者為主線?最終決定還是“以人為本”的好,至少我個人更願意在挖掘作者生平的同時去欣賞其或偉大或沉重或敏銳或玩笑的筆墨。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的主題是錢鍾書先生。

讀書:普通的我們,最好的修行

#錢鍾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其文學作品代表《圍城》,學術專著《管錐篇》。

讀書:普通的我們,最好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