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基於被大師級華人導演李安的吸引,看了由李安參與編劇、張艾嘉導演的電影《少女小漁》。


《少女小漁》講述的是非法來到美國的小漁(劉若英飾)為了取得綠卡在男友江偉( 庹宗華飾)安排下與窮困潦倒的過氣老年作家馬里奧假結婚,最後認清了男友江偉的自私面目,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本片獲得3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


李安與張艾嘉果然不負眾望,把上世紀90年代華人在海外打拼的經歷呈現地細膩雋永,溫婉動人。影片有兩條發展線,明線是小漁為了取得綠卡與馬里奧假結婚的過程,暗線是小漁與馬里奧在此過程中心理和人格體系的轉變,本文將從自尊這個角度來解讀這部影片。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01 小漁和馬里奧的低自尊的表現與成因。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表象下卻有相同的低自尊內核。


英國心理學家梅勒妮•芬內爾在《克服低自尊》一書中將自尊定義為:“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對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們賦予自己的價值”。低自尊表現為讓我們很難友善地對待自己、全心地投入生活。


1、小漁與馬里奧的低自尊的表現。


為了江偉--小漁

在影片中小漁表現出很低的自尊,她從中國大陸非法到美國來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江偉。對男友江偉百依百順,她愛的很卑微,生活上事無鉅細地照顧他,把唯一的大閘蟹最好的部分讓給男友吃;對男友假結婚的安排言聽計從。她就如同愛人手中的溫順聽話的風,任其翻滾,完全沒有自我。

她的形象讓我想到了在愛情中一直處於弱勢的阿嬌。 2008年的“豔照門”事件對阿嬌的人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一夜之間,她從一代“清純玉女”,變成了人人唾棄的“遊街蕩婦”。被問起當年為什麼要拍那些照片,阿嬌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可能是不想失去他吧。事件曝光後,阿嬌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於自己。阿嬌就是典型的低自尊,為了取悅男友,把自己放低到塵埃中,做出違心的事。

小漁看起來如阿嬌一樣屬於低自尊,為了男友,並不友善地對待自己。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我是快樂的死人--馬里奧


馬里奧是個曾經輝煌過的作家,但是一出場卻是在一家昏暗的賭場,因欠下的賭資太高被賭場老闆趕了出去。他的家始終處於凌亂無序的狀態,家裡的鐘擺定格在12點05分,賭場打手可以肆意地闖到他家羞辱他,有一個自稱是他老婆的女人隨時會進來小住幾天,又會隨時毫無徵兆地消失。他自稱快樂的死人,既然快樂,為什麼是死人呢?我對此的理解是被賭博和菸酒麻痺下擁有短暫的快感卻實質是在慢性自殺等死的人。如果用窮困潦倒、自暴自棄來形容他應該是最貼切不過的了。

《克服低自尊》提到,低自尊者可能不能很好地照顧好自己,飲酒過度或者吸菸。

顯然馬里奧的就符合這一特徵,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生活,他似乎一直生活過去,當下只有賭博和菸酒。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2、小漁與馬里奧的低自尊的成因。


小漁低自尊的成因。

小漁是失去雙親的孤兒,江偉的媽媽是孤兒院院長,雖然他們兩個是青梅竹馬,但是並不門當戶對。小漁來美國也是江媽媽的主張,江媽媽想辦法讓小漁混進一個文化交流團以非法手段留在美國。我們吃驚的看到,按小漁的說辭,江媽媽送小漁到美國並不是為了成全兒子與女友的愛情,而僅僅是為了防止兒子找外國女人做老婆。在我們看來,江媽媽的真正目的只是把小漁當作照顧兒子生活起居的保姆。更吃驚的是,小漁似乎對這樣的安排一點也不介意,甚至覺得感激涕零。

《克服低自尊》一書中提到家庭或所屬社會群體處於不利地位容易導致低自尊。

孤兒的身份決定了小漁的缺愛並無法建立起安全感,而江偉和她媽媽似乎是唯一能帶給她安全感的人。

顯然小漁一直處於依附於江家母子的地位,她就像江家這部機器上的小螺絲釘,只是為了配合江家機制的運作,完全沒有自己獨立的功能,套用流行語小漁被母子倆PUA了,也就是被精神控制了。這注定小漁無法與江偉以正常的、健康的自尊水平相處。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馬里奧低自尊的成因。

馬里奧曾經是暢銷書的作家,但是由於介入反越戰運動而入獄三年,出獄後從此一蹶不振,老婆跑了,工作沒了。

《克服低自尊》一書中提到過度的懲罰可能會是導致低自尊的原因。

對馬里奧來說,入獄三年是不公正的待遇,是一場對知識分子的羞辱,為此他看待自己,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變了。出獄後的他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生活中,無法繼續自己的寫作生涯,靠救濟金度日,終日與賭、煙和酒為伴。他家的鐘表一直停滯在12點5分,寓意他一直生活在過去,無法面對現實 。


小漁與馬里奧是來自兩個世界的人,他們身後有不同的故事,一個無原則地取悅男友,一個逃避現實,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低自尊的內核。


02 小漁與馬里奧低自尊的相互救贖。兩個同樣低自尊的靈魂陰差陽錯被命運安排到同一空間,相互慰藉,相互救贖,自尊水平得到恢復。


1、小漁的低自尊的修復。


我尊重你的決定,不是江偉的。--馬里奧。


小漁的低自尊由江偉發展而成,而低自尊的恢復也是被江偉觸發的。面對小漁無條件的愛,江偉卻選擇了辜負。千辛萬苦來美國的唯一原因是為了江偉,當江偉已經不是那個江偉時,她的信念開始坍塌。第一次,她開始質疑自己拿綠卡的意義。這個時候馬里奧點醒了她,我尊重你的決定,不是江偉的。多尊重你自己,這是你的人生。

也許 ,在那一刻起,作為孤兒的小漁生平第一次開始關注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江偉想要什麼或者江媽媽想要什麼。

在結尾時,面對冷酷自私的江偉,她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她與馬里奧不是愛情卻是更堅固的超越男女之情的情誼,因為這個男人懂得尊重她,欣賞她。在馬里奧的引領下,她的低自尊最終完成了救贖,得到修復。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2、馬里奧的低自尊的修復。

如果說小漁低自尊的修復依靠的是馬里奧的尊重和言語提點,馬里奧低自尊的修復,是得益於小漁潤物細無聲的溫暖與善良。

影片中用幾個細節刻畫了這一過程。小漁悉心的為馬里奧收拾房間,為他洗衣服,為他燒中國菜,更重要的是很認真地讀他寫的書。這些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有溫度的生活的味道和被重視的感覺。於是馬里奧變了,他修好了停走多年的鐘,開始收拾屋子,甚至,他重新開始寫作了。此時,他不再是個“快樂的死人”,而是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了。


西方文化最看重的個人權利,馬里奧從西方個人意識出發點醒了小漁,成全了她低自尊的修復。東方文化追求中庸的處世之道和和諧的關係,小漁用東方隱忍含蓄的美和溫柔影響了馬里奧,讓他重新正視生活,低自尊也得以修復。他們兩人相互慰藉,相互救贖。在本片中也寓意中西方文化意識的融合成就完整的人格。

最後小漁哭著伏在垂死的馬里奧身上說,我永遠是你的朋友。把影片推向了高潮,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看到這裡已經淚眼婆娑了,我們感受到沒有年齡界限、沒有國界、沒有金錢交易、沒有男女慾望雜質的情誼的張力,我們看到的是兩個靈魂相互交融得到了昇華。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03 給我們的啟示


雖然影片講述的是上世紀海外華人的故事,但是對於現在不管身處中西方哪個環境,仍有積極的啟示。


1,正視自己,肯定自己,善待自己


最初的小漁並不能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導致自尊水平的偏差,以致不能善待自己。

馬修·麥凱的《自尊》中提過,學會肯定自己,相信人的存在就是生命價值。每一個為生存而努力的人,都有相同的價值。

最終小漁開始正視自己的真正需要恢復了自尊,做出自己的選擇。


2,走出過去,活在當下


《不畏將來 不念過去》中有一句話,沒有人可以一直贏。敵視只能讓生活裡所有不如意的事變成癌細胞,逐漸侵吞其餘正常並且健康的部分。


馬里奧一直為那場3年的”冤獄”耿耿於懷,從而無法面對現實,終日用不良的生活習慣麻痺自己。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小漁那個為他帶來溫暖和覺醒的東方女孩。雖然在片尾他去世了,但是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所得到的滋養使他能微笑著離開而不是在鬱郁中離開,至少,他在離開這個世界前還努力地為將來生活過。


3,善良是永遠需要保持的品性,不管環境有多麼惡劣


著名的體育解說員蔡猛善良其實是一種大智慧,你的友善,必然帶來別人對你的友善,而且這種善良對於自己的內心也是一種滋潤。相反,而當你承受許多的譴責時,心裡肯定是不安定的,這種不安帶來的絕對不會是美好的感覺。

江偉面對魚市場老闆可以卑躬屈膝,但是面對他付了錢的馬里奧和他前妻卻惡聲惡氣。說明他的品性並不是那麼的純良。

他根本配不上對流浪漢也願意施以援手的小漁。最後小漁選擇離開也是必然的。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寫在最後


《少女小漁》刻畫了上世紀90年代的出國大潮下,海外華人在他鄉異國的困頓與掙扎以及中西方文化意識形態的碰撞和交融,整部影片充滿女性的溫婉氣息又耐人尋味。

看完電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靜,片中有冷酷、有溫暖,有自私、有善良,有掙扎、有堅定,有張揚、有剋制--多元化的衝突讓我心中升起以一股難以言狀的情愫,這應該就是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少女小漁》:兩個低自尊靈魂的相互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