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文 | 程靈素

01

《三十而已》結束了,這個播出期間,上了160次熱搜的現代劇,當之無愧年度熱劇。劇中三位女主角的經歷,也讓無數人產生了代入感,觀看、解讀並且反省。

女一王漫妮是上海一家奢侈品店的銷售,工作八年,自己透露一個月賺一萬五。這在上海對於工作八年的人來說,似乎不算多。

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王漫妮有著自己的消費習慣。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她不與人合租房子,獨住是前提,房子裡還有個很奢侈的大陽臺,因為她喜歡晚上坐在陽臺,看窗外車水馬龍,這樣能讓她覺得自己屬於這座城市,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

後來因為房東漲房租,她住到了郊外,但是也花了七千塊錢租房子。

房子有廳有臥室有廚房,雖然她單身一人,而且經常都加班都很晚才回家,但是她的理想生活裡就該有廚房,這樣生活才有煙火氣。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房租佔了收入的一半,扣掉吃喝拉撒,剩不了幾個錢,所以在添置衣物這塊,她就比較謹慎。

劇中有一段,她因為業績突出,被公司獎勵了歐洲豪華遊輪遊,她要買一些襯得起遊輪的衣物。在買鞋的時候,她的朋友建議她去買A貨,但是她拒絕了:二十歲的時候追求樣式,三十歲就該追求品質了呀。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所以王漫妮她買大牌的鞋子,高跟鞋、運動鞋、涼鞋、皮鞋,一年四雙鞋,每個季度打折的時候買。

王漫妮的這種“精緻窮”,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因為她代表著很大一部分的“京漂”“滬漂”——背井離鄉,拿著一般的工資,想方設法讓自己在這裡城市能有一席之地。

有的人說穿大牌沒必要,攢著錢做投資不好嗎?靠衣服鞋子包包撐場面就一定是有錢人嗎?也有的人說生活就該善待自己呀,尤其是單身待嫁的女生,自己賺錢自己花,誰管得著?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02

朋友芳在一家國企上班,她的領導娟今年43歲,是她單位的中層幹部,年薪百萬。在這個消費水平不高的二線城市,娟有車有房,房子還不止一套,收入也屬於城市收入分佈的前10%,日子過得很愜意。

前兩天午休的時候,芳無意中聽到娟跟隔壁部門的領導聊天,說她認識一個做高仿的,她要買一個超A級LV的,看起來跟真的沒區別。

芳以為自己聽錯了,一邊假裝看手機,一邊靠近多聽了一會。事實是不但沒聽錯,還聽到了她們經常在那家買,淑娟之前背的香奈兒的那款限量版也是假的。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當芳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時候,我的下巴差點驚得掉到了地上——一個年薪百萬的領導,也背假包嗎?

因為她的資歷、地位在那裡,大家從來都沒有質疑過她,反而每次都會露出豔羨的目光,發出真心卻也帶點拍馬屁的讚美,誰會去想那個包是假的呢?這話如果我往外說,估計都沒有人相信吧。

因為知道了她買假包,芳順帶也猜了一下,她之前穿的那些大牌的衣服鞋子是不是也是假的。但是,作為底層的我們,連真的都沒見過,更無從分辨。

滬漂王漫妮花七千租房,國企領導花兩千買高仿奢侈品包,誰錯了?

03

生活真是面照妖鏡:有的人很富有,但是她買假的當真的用;有的人很普通,卻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給自己最好的。

可是又能說誰錯了呢?誰都沒錯,只是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罷了。

你呢?你是哪種生活方式?

【注:本文由程靈素原創,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盜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