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探索創建“三感社區”:花果園“民生三感”節節高


貴陽市探索創建“三感社區”:花果園“民生三感”節節高


改革發展成果正在惠及更多群眾。今年5月,《貴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探索創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區’”。


建設“三感社區”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行動,是提升省會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貴陽市積極探索,融入現代化手段與理念,持續改善城市小區人居環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高社區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作為我省最大的城市綜合體,貴陽市花果園片區已入住45萬人,入駐企業、商家逾2萬戶,日均人流量100萬人次。大體量綜合體內,如何充實和保障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走訪。


貴陽市探索創建“三感社區”:花果園“民生三感”節節高

▲環境優美的花果園。張晨 攝


A 獲得感提升:配套齊全 便民就在身邊


“20年前,油布、木棒、石頭搭起來就是一個家了”,65歲的楊阿姨家住花果園C區。她原是彭家灣片區居民,每每看著如今的花果園,她總是感慨不已。“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四通八達,不管是想玩還是想買東西,下個樓就能辦到,社區超市到處都有。”便利的生活,讓楊阿姨越來越喜歡自己居住的地方。


每天清早起床後,楊阿姨就會前往離家幾百米遠的花果社區茂生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在這裡,她可以和中心裡的朋友們聊天、做遊戲。中心為他們設置了舞蹈室、書法室、多功能室、心理輔導室、休息室等。


花果社區茂生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是在民政部門指導下,依託社區和居委會,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綜合性養老服務。自運營以來,備受老人歡迎。


距離該日間照料中心不遠處,花果園社區第二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居民們提供著醫療保障。這是由南明區政府和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同承辦的新型社區醫院,將打造成為貴州省首家標準化、智能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以前覺得社區沒有專家,就老想著往大醫院跑。但是醫院的人太多了,每次去都要排隊半天”,到花果園社區第二衛生服務中心看病的王伯伯說,他發現社區的醫生很多都來自於市一醫,都有專家坐診,下個樓就可以享受名醫資源,小病和慢性病就選擇進社區就醫。


在優質醫療資源進駐社區的同時,花果園交通組織也在不斷進行著優化。


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區分局七中隊民警任海告訴記者,2019年以來,交警部門聯合多個部門先後在花果園實行了“大單行”、“三車”專項整治等行動,並開通中環路貴陽國際大道立交往花果園遵義中路方向匝道等路段,目前花果園已經實現內部道路暢通、早晚高峰擁堵緩行情況提前結束的目標。未來,伴隨著地鐵三號線的開通,花果園在貴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這一點,許多花果園居民深有感受。34歲的花果園業主張先生說,過去他從大十字下班打車回家,不少出租車師傅都會表示頭疼,幾公里的路程要花去1多個小時的時間,而現在他明顯感覺進出花果園順暢了許多。


另外,目前花果園已建成投用和在建的學校包括3所中學、8所小學以及多所幼兒園,現代化的教學配套保障了轄區適齡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未來兩年,花果園內教育資源還將得到進一步擴大。


貴陽市探索創建“三感社區”:花果園“民生三感”節節高

▲2019年10月29日,位於花果園的南明區實驗一中舉辦中華文化藝術節。張晨 攝


B 幸福感遞增:享受繁華 沉浸書香靜謐


在南明區圖書館裡,選出一本好書細細閱讀,是花果園M區業主曾女士的習慣。“這裡環境好,書也多,我喜歡把時間花在這裡。”曾女士說。


南明區圖書館坐落於花果園J區,是貴陽市、南明區兩級政府的民生工程項目,由南明區人民政府與宏立城集團合作共建,由企業提供場地,南明區政府採購設施設備進行運營。


作為全省首個採取社會化運營模式進行管理的圖書館,全館面積4000平方米,有閱覽坐席500個,由成人閱覽區、兒童閱覽區、報刊區、本地文獻區、多功能報告廳等區域組成。截至目前,館內配置有紙質藏書5萬餘冊、數字資源99萬餘種,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


舉辦富有創意的文化活動,是南明區圖書館的另一大舉措。書法體驗課,手工DIY、陽明讀書會、書香大拜年、圖書館奇妙夜、文化傳承非遺活動……不同形式的讀者活動讓圖書館吸引了大批粉絲。


時時可聞讀書聲、處處可見讀書人,如今的花果園裡書香氛圍濃郁。花果園購物中心樂轉書房裡,豐富的藏書放在每個角落,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年輕媽媽們抱著孩子細細閱讀繪本。“多讀書,能增強幸福感、減少孤獨感,很滿意社區裡有適合讀書的文化環境”,居住在花果園一期的業主陳柔說。


豐富的社區文化,令居民找到了歸宿感。沉浸於書香靜謐的同時,居民所享受的還有來自於現代新型商業圈的繁華。


在南明區全力推進“中高端消費引領區”建設背景下,定位為國際化高端商圈的花果園圍繞“中高端消費引領區”的“新引擎”目標,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一系列規劃、佈局、建設、招引工作。


從西南國際時尚新風範“海豚廣場”、國際文化娛樂地標“貴陽國際大道”、全球百年奢華酒店品牌“貴陽費爾蒙酒店”,以及年輕時尚潮流地標“花果園購物中心一期”、時尚親子中心“花果園購物中心二期”等商業體,再加上分佈在各區域的社區商業,花果園商圈整體商業體量近300萬平方米,各個商業體定位不同,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據瞭解,花果園商業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滿足居民日常所需的社區商業,包括商超、便利店、藥店、美容美髮、餐飲等;二是集中商業,包括花果園購物中心一二期、海豚廣場、貴陽國際大道、中環廣場等。此外,由中央商務區、國際金融中心、亞太中心、財富廣場、國際商務港、中環廣場、國際中心及宏立城中心雙子塔等樓群構成了規模巨大的高層“樓宇矩陣”,將成為產業孵化的搖籃,吸引大數據、雲計算甚至是區塊鏈等有活力的互聯網公司和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共同打造樓宇經濟。


貴陽市探索創建“三感社區”:花果園“民生三感”節節高

▲花果園商圈熱鬧繁華。張晨 攝


C 安全感滿滿:創新機制 24小時守護平安


夜間的花果園,華燈初上。人流車流間,閃爍著警燈的網格車、和全天候24小時巡邏的民警守護著平安,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治安環境不僅關係到轄區群眾的平安,也關係到商圈內的營商環境。”南明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用大數據手段,創新警務機制、打造智慧警務,該分局不斷探索著大型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模式。通過嚴打違法犯罪,一手抓“行業整治”、一手抓“樓宇清查”,積極打造街面安全防控網、樓宇安全防控網、時空防控網,讓花果園片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見成效。


“一些比較常見的矛盾糾紛,一打電話報警,矛盾還沒爆發起來,警察就已經趕到了現場。”夜市經營者胡先生說,片區內治安環境的提升,讓他對未來的經營充滿信心。


夯實網格服務管理、實現末梢陣地的精細化治理是另一項提升居民安全感的重要措施。2019年9月,花果園綜治服務中心成立,將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創新城鄉社區治理緊密結合,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重點,建設一體化綜治工作架構體系、一體化綜治大數據平臺支撐體系、一體化配套機制運行體系、一體化網格託底保障體系,形成具有新時代南明區花果園特色的“四個一體化”社會治理新格局。


目前,已有數十家相關部門、單位在花果園綜治服務中心設立辦公場所,除定期開展治理行動外,針對具體的問題,部門之間還可以隨時進行溝通協作,為匯聚起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打下良好基礎。


作為我省最大的城市綜合體,花果園項目建築面積1830萬平方米,消防安全工作“點多面廣”。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各級消防部門的指導下,宏立城集團藉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化手段,推動“物防、人防、技防”相結合,開啟了社區“智慧消防”的全新實踐。


走在花果園,顯眼的紅色微型消防車隨處可見,消防器材室裡設備齊全、20多個微型消防站裡專職消防員24小時在崗。在這背後,還有數百萬個煙感和溫感裝置、終端傳感器、可視化消防監控探頭,以及遍佈片區的消防控制室、1個大數據中心,共同組成了花果園片區“智慧消防一張網”。


隨著“智慧消防”建設的推進,花果園火情處置逐步實現了反應迅速,及時規避誤報、錯報,為救援爭分奪秒。通過平臺扁平化指揮,每一個微型消防站對應所轄樓棟,一旦發生火情,能夠實現“分鐘級”到達,實現了消防“打早、打小、滅初期”的目標。


目前,越來越多的智慧應用走進了花果園。社區內陸續安裝起無線獨立式煙感、手動報警器、光感報警器等消防設施,這些設施收集的數據,將全部連入大數據預警系統,全面提高社區火災防控能力和處置能力。


(來自:貴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