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最後一節課(30條真心的提醒)

1.心態要好:自信,冷靜,仔細,捨我其誰,一往無前。語文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相對更大,你心裡有些忐忑沒譜,別人也一樣。而如果發揮好,語文可能創造奇蹟。

2.準備充分:第一堂考語文,考好考砸很關鍵,考前複習要充分,不留死角,建議考前一天,主要精力複習語文,提高分數也買個安心。

3.考前以識記背誦為主,不要去盲目刷題了,尤其不要刷來歷不明的“押題卷”“壓軸卷”,那基本是忽悠外行人。

4.考前一到兩天的複習重點:古詩文背誦,重點成語,文言實詞,文化常識,小說、散文、古詩鑑賞手法、技巧,傳記、新聞類閱讀知識,分類素材、時評,歷次月考優秀作文,自己準備若干篇範文。

5.考前一個小時,放鬆心態;如果看書,建議看一些富含哲理或者輕鬆簡易的寫作素材,有利於調節考試情緒。


高三語文最後一節課(30條真心的提醒)

6.準備多隻質量好的筆。千萬別在這些“裝備”上出問題而自亂陣腳。

7. 論述類前三題的難度歷來不小,不要被帶壞了心態。第三題可能是推斷題,有些選項在原文可能沒有出現,但可能是正確的,因此要根據原文做合理推斷。

8.實用類文章:做最後一題簡答題,要嚴格遵循“從原文中找答案”的最高原則。一般文章提供了答案信息。

如果你覺得還有其它需要拓展,再組織要點。

9.如果考詩句銜接題,一般不會考太深奧的平仄,多數是根據律詩的特點來排序——起承轉合(寫景到抒情,寫景到寫人,敘事到寫人等),頷聯、頸聯嚴格對仗,除首聯外,其他三聯一般是仄起平收。

10. 如果考一般的句子銜接題,則首先根據答案設置,找出首句,確定可能前後相連的句子。

11. 如果考對聯題,一般先考慮仄起平收,詞性相對;再考慮情境和諧,句意協調。

12.背誦默寫(X3)

13.文言文閱讀,第一步不是看原文,而是看有關文章內容分析的選擇題,其中3項是正確的,可以幫助你讀懂原文。

古代詩歌鑑賞也是如此。

14.文言虛詞、字音題、字形題、標點符號都是高考高點,近年均沒有在基礎題中直接考查,但如果2019年出現,也不要驚訝而緊張。相信全國高考生都沒怎麼複習過這幾個考點。

15.實詞題如果考選擇題,以“結合語境翻譯通暢”為最高原則。

附加原則:幼稚的望文生義解詞法一般是錯的

(“利嘴長距:距離”有錯,應解釋為“爪子”)

生僻釋義反倒可能是對的

(“醢其家:剁成肉醬”正確)。

16.文言文翻譯:不要隨意添加信息,但必要的主語、賓語、介詞要補全,可加括號。

(桃花源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愚人)具答之

17. 文言文翻譯要儘量直譯,儘量做到字字落實(不是說每個字都要翻譯),代詞、副詞、語氣詞、句式也不放過。

原句是反問句,一定翻譯成反問句

原句是雙重否定句,也照著翻譯。

句末標點符號也不要改動,照抄。

個別詞拿不準,覺得有兩種意思可能,不妨寫一個最有把握的意思,再加括號補充另一個意思。

高三語文最後一節課(30條真心的提醒)

18.寫作文之前最好先列個簡要的寫作提綱。並且將自己所能想到的與作文相關的事例、名言等寫作素材用“提示詞”的方式寫下來,以便寫作時隨時調用。

19.有同學寫作時,寫著寫著就偏題了,等發現後已經遲了。不妨在草稿紙上寫上大字號的標題(關鍵詞),邊寫邊看,緊扣題目來寫,記住時時點題(不少於6次,開頭和結尾各1次,中間4次)。

20.寫作時,不管題目是文字材料、漫畫或者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請記住緊扣材料與標題,在列舉事例時一定記得抓住兩個基本面——照應作文材料,照應文章標題。

21.作文開頭兩段,切記引材料點題,巧妙改寫材料為上,壓縮概括材料為中,摘選照抄材料為下。

22.濫用排比段(句)、堆砌事例、動輒拿古人說事,都屬於高考“文風不正”的表現。

可以在寫作時,把並列排比的句子適當更換句式;

列舉事例前一定有過渡,敘述事例時多從“我”的角度出發,寫完事例後一定有自己的觀點。


高三語文最後一節課(30條真心的提醒)

23.自擬題目以準確、清晰、切題為第一追求,以文采、詩意、創新為第二追求。

24.好句不放首尾,如衣錦夜行。“高能量”、很切題的文采句、內涵句,放在文中,雲遮霧繞,老師沒看到,豈不惜哉!

25.如果作文標題比較輕飄,過於文藝,覺得怕偏題,不妨加一個更實的副標題來糾偏,比如:親親相隱不可取——寫給老陳的一封信;勞動,還要“腦”動——也談“勞動精神”。

26.標題一定要居中。字號可比正文稍大,但別大太多了。

27.不使用方言詞彙與不成熟的網絡用語或頻繁出現低俗語言。

搞麼子了 赫得你一滾 我靠 搞基 傻X “沙雕” 不用

這個東東,有木有, 神馬都是浮雲 慎用

“今晚吃雞”“C位出道”“皮皮蝦,我們走” 加上引號

28. 少點口號空話和歌功頌德,多點對人性之美、人情之真的讚美與嚮往,不排斥對人性惡的批判,對社會陋習的反思,但不宜動輒上升到對政治體制、教育體制的非理性批判與偏頗的抨擊。

29. 幾乎任何一道作文題都可以正反對比論證。

有的人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30.相信第一感覺,做完題目,做檢查時,如果不是找出明顯的錯誤或找到了重要根據,不輕易改變答案。

最後一點,千萬記得:考——完——別——對——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