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是啥意思?

今天是陽曆的10月17日,農曆的九月初一,意味著農曆8月份已經結束了,現在已經進入了深秋的季節。 果實已經成熟,菊花已經開放,桂花飄香。

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是啥意思?

農曆9月有很多的農村俗語或者諺語,這都是農民在農業生產或者是日常生活當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寶貴的經驗。主要是知道後來人在農業生產和生活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避免了後來人少走彎路。

例如: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

九月九,蛇歸土。

重陽起秋風,五毒歸了洞。

不怕重陽十天雨,只怕立冬一天晴。

今年九月曬重陽,明年牛馬奔山崗。

九月九個霧,十月十個霜。

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是啥意思?

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9月是指的農曆的9月,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用的陽曆的九月。由於今年閏農曆的4月,使得今年的9月會來的比較遲一些,畢竟現在已經到了陽曆的10月17日了,所以也使得今年農曆4月以後的節氣都提前到來了。比如今年秋分就是我國124年來最早的秋分的日子。

“九月初一霜害人”的意思是說,如果9月初一要下霜的話,這的確會害死人的,等於霜降還沒有到來提前下了霜。一般霜降為10月23日或者10月24日,今年的霜降為10月23日,所以9月初一還沒有到霜降,一旦出現了霜的話,對於農作物是極其不利的。

農村有一句俗話:“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後降霜,稻穀打滿倉。”他的意思就是說,到了霜降節氣以後再下霜糧食是能夠收穫滿滿的,如果在霜降前下霜,不利於農作物的成熟,特別對於南方的晚稻來說更是是欠收。

尤其在過去由於農業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田間種植管理比較的粗放,使得糧食的產量非常的低,一旦遇到霜凍提前來的話,就會造成糧食減產,人們就沒有糧食吃,這就會造成害人的現象,也就是餓死人的現象非常多。

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是啥意思?

“重陽無雨一冬幹”的意思是說,重陽這一天不下雨的話,那麼一個冬天可能會出現乾燥的天氣,也就我們所說的幹冬,缺雨雪對於農業生產是極其不利的。

重陽節就是我國的農曆九月初九,這天可以說是豔陽高照的時候,也是一個深秋的時候,更是山花爛漫的時候,也就是菊花漫山遍野地開放。

古時候重陽節就有人登山遠望習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望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就描述了重陽節登高遠望懷念家人的詩篇。當然這個佳節就是指的重陽節,因此在過去把重陽節又叫做老人節。

重陽節就是快到立冬的節日了,也是秋季和冬季交換的節氣到來,這時候的天氣基本上以晴朗為主,秋燥乾燥的現象非常嚴重。如果說重陽節不下雨的話,這就使得空氣的乾燥,水分比較少,以至於造成了一個冬天都不下雨。

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是啥意思?

為什麼說重陽節一這一天不下雨,就可能造成一個冬天不下雨呢?

因為九月初一這一天下了霜,這說明了天氣變得非常的冷了,可以說北方的冷空氣已經頻頻的向南方來來,並且控制了空氣中的大氣壓。雨水的形成是暖溼氣流與冷空氣相遇才形成雨水,如果冷空氣控制了大氣壓暖溼氣流到不了,那就形成不了雨雪的天氣,整個冬天就會無雨。

當然,在農村還有另一種說法,“重陽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這句俗語的意思其實是說重陽節這一天不下雨,也就是就農曆的9月9日不下雨就要看農曆9月13日,9月13日如果再不下雨的話,那麼冬天真的有可能就成為了一個幹冬了。其實這也是說了暖溼氣流和冷空氣之間的關係,只不過是農民在生活當中總結出來一些經驗,有可能暖溼氣流來的比較晚一些。

大家對於今天是農曆的九月初一,關於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看法?這句農村俗語預測的準不準?敬請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