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青島樓市(1)

對於青島樓市來說,其實所謂壓力比較大的區域,或者板塊,就是

價格,產品,配套等都比較接近,才不能突顯出優勢,無法讓買房者快速做出選擇,造成了銷售速度下滑,甚至接近停滯。

有些時候不能看賣的好才買,因為這裡存在一些銷售數據或者銷售熱度的假象,你無法甄別出來。但是真正賣的好的是有原因的,比如價格,比如產品特色,比如銷售力度等。

目前青島樓市應該是兩個層級;

淺析青島樓市(1)


一是主城區(中央軍區),二是近郊城區(四大野戰區)

主城區是青島價格的巔峰,主要還是居住在主城區的人購買。

近郊城區指的是黃島,城陽,膠州,即墨,可以稱為四大野戰區。

青島樓市壓力大的主要體現在,某一區域扎堆式的樓盤過多,幾條路十多個樓盤,甚至有的是盤挨著盤,地挨著地。

相對來講,近郊城區的銷售壓力多,因為都是樓盤比較聚集的區域:

膠州上合,少海空港

即墨城西,創智,藍谷

城陽,高新,白雲山,

黃島

,中德,西客站,靈山灣,古鎮口。

這些區域其實出了高端產品和近海產品,價格差不多少。

少海空港,西客站,8000-9000左右。

藍谷,古鎮口,9000-12000左右。

上述其他區域都差不多12000-15000左右。

這些個區域都是樓盤集中,看上一圈,幾乎找不出什麼明顯的差別,所有比較難以選擇,主要還是看客戶的購買資金,客戶喜歡的風格,就像衣服的樣式都是一樣的,僅僅是衣服的顏色不同而已。

如果以主城區的純剛需客戶為準選房,這些區域都可以。位置,交通,配套,規劃,基本相差不大,發展的速度也差不多。相對成熟一點的地方應該是城陽和高新區了,因為在地理位置上相臨,是進出青島的咽喉要道。過去10年青島真正發展起來的新區域也就是高新區算的上成熟,至少開始堵車了,證明已經趨於繁華,生活便利。

黃島,膠州,一個是第九個國家級新區,一個是上合示範區,這兩兄弟可是經常在新聞聯播露臉的名人,所以吸納了周邊城市的人群,滿足了他們在青島有套房的理想生活。讓黃島、膠州的開發商們感覺似乎找到了金礦一般,經常組團去周邊市縣宣講青島城市名片,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

淺析青島樓市(1)


即墨作為千年商都,曾經的山東第一縣市,自身的消費購買力相當強,怎奈一個峰會,一個劃區,兩個熱點話題集中放大,向上拔高了房價,加之東邊沿海的11號地鐵觀光線也提前透支,城西土地變性後入市大量樓盤,即墨人的購買心理也發生了變化,各個樓盤銷售都遇到了瓶頸。

這個所謂的四大野戰區,在金秋九月裡最後一週裡,趕在國慶長假之前,必須釋放優惠,收割一波成交才好。目前政策高壓,限制各個樓盤主的債務,定了“先還錢,再借錢”的調子,接下來回款不好,日子難過,沒辦法做好秋收冬藏的工作,等冬天來了,只好挨凍受餓了。

淺析青島樓市(1)

#青島爆料##青島頭條##青島身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