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品读-第30篇-孟佗空手套白狼

汉纪四十七-四十八(公元164年-公171元年)

汉桓帝与汉灵帝交接棒,桓灵二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黑暗的时期,虽不是纣桀之世,但宦官当道,皇帝好色且昏庸,全国叛乱迭起。

桓帝驾崩,灵帝即位的交接期,朝政由窦太后主持。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齐心协力,本可以一扫阴霾,中兴东汉。但清扫宦官势力时,两人犹疑不决,最终被翻盘,东汉就此沉沦。

主要事件

  1. 度尚平定荆州叛乱。
  2. 第一次党锢之祸。
  3. 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计划剪除宦官势力,宦官发动辛亥政变,双双身死。
  4. 段熲击破东羌各部落。
  5. 第二次党锢之祸。

主要人物:郭泰、度尚、寇荣、汉桓帝、李膺、张奂、皇甫规、侯览、贾彪、窦武、陈蕃、汉灵帝、段熲、曹节

这两卷用大量篇幅记录了东汉各类在野文人的优良品行与事迹,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由于宦官把持,志士能人不愿、不能参与朝政。

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

在诸贤当中,徐稚曾经对郭泰说过这么一番话:“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当时,郭泰虽然认为东汉已快灭亡,人力并不能挽回这个趋势,不答应入朝做官;但仍然孜孜不倦的在京都洛阳教诲众人,希望由此能尽一份力量。对此,徐稚便说出了以上一番话,郭泰顿悟。

趋势,是社会与历史发展中的一股摸不着的力量。看准了并且抓住了趋势,便能顺势而为,事半功倍;而逆大势而动,则事倍功半。所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都是为了调整大势,希望借此形成一股良好的向上趋势。解放战争初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均是顺应了历史大势,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今,每一个伟大公司的成功固然有其实力与能力,但更多的是因为抓准了大势方向,才成就其伟大。微软抓住了电脑数量暴增,需要操作系统的趋势;谷歌抓住了互联网发展,信息量爆炸,需要搜索引擎的趋势;苹果与安卓,抓住了电脑便携化,移动终端智能化的趋势;华为抓住了电信基础设施爆炸增长的趋势;微信抓住了通信移动化,以及社交移动化的趋势;抖音抓住了娱乐视频化、碎片化、定制化的趋势。无一不是看准了方向,乘风而起。

当趋势变坏时,如果仍然站在错误的方向上,希望以一己之力挽救颓势,便不可为了。所以很多的坚持,回过头去看,便发现是如此的幼稚。“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但徐稚说的真对吗?虽然一人之力阻挡趋势并没有成功的希望,但如果通过一个人的力量去唤醒周围人,由此再唤醒更多的人,当大部分人同心协力后,有些趋势是可被改变的。

譬如,1449年,当明英宗被俘,瓦剌铁蹄席卷南下,站在大明朝堂上,朗朗而言:“言南迁者,可斩也!”的于谦。凭一己之力改变时事的人并不常有,一旦出现,便可称之为英雄。

宦党的可恶

对于东汉宦党把持朝政,传统士大夫们多有看法,相信大部分人是源于对宦官身份的鄙夷。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当今社会,我们很容易认为这是士大夫们的偏见。

但宦党确实可恶,来看这么一则故事,可见一斑。

中常侍徐璜的侄儿徐宣,担任下邳县令,更加残暴酷虐。他曾经要求娶前汝南郡太守的女儿为妻。因为没有得到手,就率领吏卒冲进李家,将人抢回自己家中,以箭射女作为游戏,将她杀死。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前不久因为没结成婚而向女方讨要恋爱期间花销的某男,和宦党行为比起来,便看上去是那么的温柔了。

司马光的神评论

司马光老爷子很久没有出现在文章里了,这两篇里,他再次现身,给出了两段个人非常认同的评论。

第一段评论,是在段熲大破东羌,基本扫清羌地之后,他是这么评价的:

蛮夷戎狄各族的气质虽然跟我们不一样,但趋利避害,乐生恶死,也跟我们是相同的。治理得法,则归顺服从;治理不得法,则背叛侵扰,自在道理之中。所以,从前圣明君王的为政,背叛则进行讨伐,归服就进行安抚……如果把他们当作草木禽兽,不区分善和恶,不辨别背叛和归服,竟然都象割草似的将他们一律杀掉,岂是作人民父母的本意?况且羌族之所以起兵反叛,是由于不堪忍受郡县官府侵刻,而心中衔冤的缘故。而对于叛乱者,不能当时就加以诛杀,这是由于统帅将领都不是合适人选的缘故。……如果治理不得法,即令是中原地区的汉民,也会蜂拥而起,成为寇盗,又怎能把他们斩尽杀绝?所以,段熲这个将领,虽然克敌有功,但是,正人君子对他并不赞许。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每一个种族、每一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论天南地北,人性趋利避害、乐生恶死,也是如一的。所以,只要找对方法,总能获得和平解决的方法,就连《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不战”两个字。

第二段评论,是针对党锢之祸的:

天下政治清明,正人君子在朝廷上扬眉吐气,依法惩治小人的罪过,没有人敢不服从。天下政治混乱,正人君子闭口不言,以躲避小人的陷害,尚且不能避免。党人生在政治昏暗混乱的时代,又不担任朝廷的高官显位,面对天下民怨沸腾,却打算用舆论去挽救。评论人物的善恶,斥恶奖善,这就犹如用手去撩拨毒蛇的头,用脚践踏老虎和豺狼的尾巴,以致自身遭受酷刑,灾祸牵连朋友。读书人被大批杀害,王朝也跟着覆亡,岂不可悲!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舆论监督,也要看政治环境,如果政治清明,舆论监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相反的,会引来大祸。如今的舆论监督,与民国时期的舆论监督效果,两相对比一下,便可见司马光此番评论的犀利之处。

孟佗空手套白狼

最后,轻松一下,看一个奇人空手套白狼的故事。

中常侍张让府中有一位负责掌管家务的奴仆,威风和权势显赫。孟佗家资财产富足,跟这位奴仆结成好友。孟佗倾尽所有馈赠给他,对其他的家奴也都一样巴结奉承。因此,家奴们大为感激,问他希望什么。孟佗说:“只希望你们向我一拜就足够了。”家奴们满口答应。


当时,每天前往求见张让的宾客,车辆常常有数百甚至上千之多。有一天,孟佗也前往晋见,稍后才到达,车辆无法前进,于是那位奴仆总管率领他的属下奴仆前来迎接,就在路旁大礼参拜,引导孟佗车辆驶进大门。宾客们见此情景大吃一惊,认为孟佗和张让的关系不同平常,便争相送给孟佗各种珍贵的玩赏物品。孟佗将这些物品分送给张让,张让大为欢喜。由于这个缘故,于是任命孟佗为凉州刺史。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