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縣達浪坎鄉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圖文/記者:阿迪力·阿木提

實習記者:王會仙

這幾天,鄯善縣達浪坎鄉梭梭林地裡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在梭梭林地裡,成片的梭梭林在微風下輕輕搖曳,每排梭梭樹的兩側被挖出了一道小土溝,數百名農民正在土溝裡採挖大芸,新鮮的大芸整齊地堆放在土壟上,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鄯善縣達浪坎鄉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達浪坎鄉阿扎提村大芸種植戶賽甫力·斯迪克自2005年開始在梭梭根部接種大芸,接種面積從最開始的300畝逐步擴大到如今的5000畝,每年增收300多萬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賽甫力還興辦了大芸生產合作社,聯合當地的大芸種植戶一起產銷大芸,共同致富。他說:“現在一畝地產量兩百公斤左右,今後我要擴大面積,建一個大加工廠,打造精品,將我的大芸賣往全國。”

鄯善縣達浪坎鄉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大芸,又名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耐乾旱植物梭梭根部的植物,因多生於乾旱荒漠中且具有極好的藥用價值,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為了改善環境、幫助村民增收,多年來,達浪坎鄉大力發展大芸產業,目前全鄉集中連片種植梭梭面積有21300畝,投產接種大芸的達到18000畝,不少村民靠著種植大芸脫了貧,也吸納了不少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大芸地裡務工。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採收季裡,全鄉每天用工最高可達1500人,農民每日工資可達240元,累計帶動農戶600多戶、13000人次就近務工,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鄯善縣達浪坎鄉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達浪坎鄉阿扎提村村民艾尼·阿不都熱依木每年都會到大芸地裡務工。他說:“我在這幹活已經五年了,一個月收入五千塊錢,收入提高了,生活越來越好了。”

鄯善縣達浪坎鄉近兩萬畝大芸喜獲豐收

達浪坎鄉副鄉長馬肖馳說:“下一步,我們達浪坎鄉黨委、政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大芸種植面積,為我們全鄉群眾的增收、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