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糧”還有理了?

金融是部時空穿梭機。在不移動人類身體的情況下,實現跨期財富的分配。今天年富力強的你可以通過投資,把目前的財富轉移一部分去未來,照顧屆時年邁的自己;今天具有無限潛力,但捉襟見肘的你,可以通過融資,將未來的財富轉移一部分到今天,投資到創造未來的當下。

金融的關鍵是跨期平衡。如何在當下和未來之間找到平衡?是金融的關鍵問題。處理不當,會對社會帶來很大的隱患。當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消費貸透支未來,整個社會在今天慾望的滿足中就會迎來滿目瘡痍的明天。技術上最大限度地使社會金融化容易實現,但卻會對社會體系的長期發展帶來傷害。這也是債務不能無序擴張,金融需要監管的原因。

如此,投、融資均關於應對未來。未來是什麼樣的?誰也不知道,它只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中。如果你認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那麼未來就是某段歷史的重演;如果你認為社會發展遵循某種特定的規律,那未來就是可推演的確定;如果你認為未來具有無限可能,是一組概率的分佈,甚至樣本量都不確定,那未來便不可預測。

對未來的看法決定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如果未來是某段歷史的重演,那去發現可能被重演的歷史,做好應對即可;如果未來是確定可推演的事件,按照推演情形的應對即可;如果未來是高度不確定的,那預測就意義不大,而是需要做好各種可能性的應對。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變成:你認為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資本市場正是買賣對未來的預期。為什麼會有交易?因為分歧。你看好,我不看好;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怎麼辦?成交。因此,資產價格上漲,說明看好的人多於看空的人,反之則反。但事實只給關注的心靈敞開,預期有兩個特點:可以脫離事實;可以隨時反轉。因此,在預期推動下的股票和債券的交易就會受到交易雙方情緒的影響。

擁有確定性的現在是面對不確定性未來的“安全邊際”。價值投資強調每股淨資產,即使在企業清算的時候,以契約形勢形成的股權和債權依然能有相應的資產保障。因此,物的確定性帶來的“安心”是最原始的信任。

現代經濟,脫離物權的信任來源於“政府”信用。深究的話,政府信用背後,物質上有強大的暴力手段作為後盾,情感上有想象的民族共同體作為承載。起初的政府信用債背後是“稅收”作為抵押。政府債務,以勝利後戰利品作為還款保障,用現在的專業術語叫“償債來源“。

在應對未來,實現跨期資源分配的過程中,受制於不同的資源約束,每個文明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應對方式,是謂“信用底色”。而信用底色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當下資本市場種種“怪象”。在歷史中理解馬雲詬病的“當鋪思維”來源;“救急不救窮”的風控體系(緩解流動性可以,但償債能力不行不借);我們津津樂道的未來現金流貼現,或許正是古人反對的“寅吃卯糧”……。再次推薦《千年金融史》,回溯歷史,在時空的穿梭中,看不同文明如何應對資源的跨期分配,又如何走向不同的發展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