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見,童年的經歷對我們有著很深的影響。

於是,很多人在成年以後,總是把自己人生的失敗怪罪在不幸的童年上。

可是,讀完蘇聽風的這本回憶錄《深夜的鳥鳴》以後,我卻發現,童年時期不美好的經歷並不是問題的罪魁禍首,只要心態好,你便是自己今生的避風港。

一,在痛苦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樂趣


因為家庭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小時候的蘇聽風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無憂無慮的到處玩耍,只能從早到晚的被迫在田埂上放牛。這對於正處在貪玩年紀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但是,小小的蘇聽風並沒有因此而“長慼慼”,而是自己給自己找樂子。她常常向村子裡的小夥伴借書看來打發時間。經常一手牽著牛,一手捧著書讀。在書中,她看到了一個精彩、由文字構建的壯闊世界,在那個嶄新的世界裡,她找到了心靈的支柱。

但是,並不是每個放牛的日子都要有書看的。有時候借不到書,她又沒有錢買書,於是,就只能空著手去放牛。

《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空著手放牛的時候,她也不閒著,有蚱蜢的時候就在田埂上捉蚱蜢玩,沒有蚱蜢的時候,她便看著天上的雲,想象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孫悟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躺在雲朵上面美美地睡覺。雲彩多的時候,她便一個一個地給它們起好聽的名字。

風吹稻田的時候,看著隨風搖擺的稻穀,她便想象它們在專門為自己跳舞。甚至,連牛身邊討人厭的嗡嗡的蒼蠅,她也將它們想象成喜歡說話的美女默亞。

就這樣,讀書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將她從那苦悶、無聊的放牛日子解脫,讓她看到了與當下不同的世界。

這些經歷和體會就成了她整個人生的精神支柱。

從此,每當她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痛苦的時候,她總能從中找到樂趣,讓自己快速恢復過來。

《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二、果斷告別過往,擁抱未來


中學時,蘇聽風與姐姐寄宿在龔家灣,因為家庭生活貧困,她們只能天天吃酸得掉牙的醃菜。因為長期吃醃菜的緣故,她與姐姐經常喉嚨啞得不能說話,舌頭上還長了很多水泡。有很多次,她們在給舌頭撒藥以後,只能像散熱的小狗一樣,伸著舌頭倒苦水,每次倒苦水的時候,她都痛得不停地在小巷子裡轉圈圈。

這段吃醃菜的痛苦讀書時段,成了她此生最不願回首的往事。

幾年以後,她回到家鄉,果斷地砸掉那個醃菜小黑缸,告別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蘇聽風的做法讓我想起了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提著一個精美的罐子趕路,結果在路上,罐子不小心被碰碎了。

同行的人看了唏噓不已,為他感到無比惋惜。

可是這個罐子的主人卻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轉過身繼續趕路。

同行人不解,問其原因,他豁達一笑:“已經摔破的罐子,何必再留戀它呢?”

一旁的人恍然大悟。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則是因為我們總是把不愉快的往事刻在心裡,把現在的時光拿來與過去的事糾纏,讓自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米蘭·昆德拉曾經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

所以,與其緊抓著過去不放,倒不如像書中的蘇聽風那樣勇敢地告別痛苦的過往,擁抱未來。

《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三,再難的時候也要心存希望


當你的選擇不盡人意時,你該怎麼辦?

在《不被看好的兩畝田》這篇文章中,蘇聽風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

小時候村子裡分田,蘇聽風幫助母親抓鬮,不幸抓到了兩畝水源不好、土地質量又很差的田地。

原本渴望由田改變家庭命運的媽媽看到這樣的結果傷心欲絕,可是,難過歸難過,媽媽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咒罵老天的不公或者到處求神拜佛,而是接受眼前的事實,想方設法地把這兩畝不好的田整治好——挖土、拔草、撒肥料、扯斷延伸到田地裡盤根錯節的樹根.....

在媽媽一年又一年的努力整治下,後來,這塊被所有人嫌棄的田地,漸漸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還成了她們家裡糧食的主要來源。

此後,每當她在人生的“分田時刻”,若選擇的那條路不好走的時候,她就會像她的媽媽一樣哭過以後,還會選擇接受眼前既定的事實,然後再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地去努力,去改變。

曾有人說:路好不好走,也許我不能決定,但走不走,怎樣走,卻只有我能決定。

人生在世,沒有哪一條路是一帆風順的,有的,只是許許多多的坎坷不平。

與其自怨自艾,到處哀嘆命運的不公,倒不如勇敢地迎難而上。只有一步一步地熬過眼前的苦,才有機會品嚐將來的甜。

《深夜的鳥鳴》: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總結:


雖然蘇聽風的整個童年在貧困中度過,但是她卻善於調節自己的心境,果斷告別痛苦的過往,始終對未來心存希望,正是這樣達觀的人生態度,才使得她即便童年生活貧窮、愁苦,卻依然能夠從放牛、守田、拔草、織布、種樹、寄宿在別家生活中找尋到溫暖和光亮,從而快樂、幸福的成長。

如今的她已是知名作家,生活幸福,在回憶起過往不美好的生活時,字裡行間流淌著的並無抱怨,而是對故鄉無盡的懷念。

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說道: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它的環境。

可見,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自己的手中,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不盡人意,千萬不要抱怨,更不要自暴自棄,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樂觀地去改變,想方設法地把生活給你的這一手爛牌,打得精彩無限。

這才是你應該有的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