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最冤:一句俗語,誤解了我的一世英名

我是廖化,我很委屈,就因為一句俗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我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任何人提起我都沒有好話。沒有人記得我的累累功績和赫赫威名,讓我恨不得回到歷史上,好好和這句諺語的創作人進行親切而又好的交流;嗯,我不會拿刀的,會嚇壞觀眾。

現在,我要為自己正名,我不是一個平庸的人。

三國我最冤:一句俗語,誤解了我的一世英名

我廖化不是普通人啊,本來我叫廖淳,後來改了名字叫廖化,字元儉;我的家庭背景很不一般,起碼比什麼關羽、張飛、趙雲啊這些貧寒人士要好很多;家族世居沔南,往上數都是豪門世族。得益於家族的優越條件,我從小習文學武,習得一身好本領。

然而,世事無常,沒想到亂世就這麼來了,而我還是個孩子。在兵鋒的肆虐下,家族被衝散了,我流落到北方;後來仰仗著自己的一身武藝,我漸漸的聚集了一些隊伍,佔據了一個山頭。

建元五年(公元200年),我終於到了自己的一個機會:我終於遇到了一個名人,正在千里走單騎的關羽,我的同伴不小心,截到劉皇叔的家眷,我只能栽了同伴,向關羽勢力低頭。沒想到,關二爺過於小心,不接納我這個山賊,於是我便只能帶人重回荊州,想要建立一番事業。

萬萬沒想到,我最終還是成為了關二爺的部下,畢竟荊州還是成了關羽的地盤,所以我又投奔了關羽成了他的主簿。

兢兢業業的工作,夜以繼日的努力,還是失敗了;孫吳背叛了我們,關將軍被殺,我被迫投降了孫吳;但是,身在吳營心在漢,忠誠是關二爺部下最大的亮點;為了不引起注意,我只能使出“金蟬脫殼”大法,假死脫身,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重新奔回蜀漢的懷抱。

然後,我終於開始自己波瀾壯闊的職業生涯,赫赫威名,威震中國。

章武二年(222年)春,劉皇叔親率諸將東征孫吳,我被任命為宜都郡太守。並被任命為軍隊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我率領部隊且戰且退,順利地保住了有生力量。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我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先後擔任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我還拿到了諸葛丞相親自推薦的“茂才”稱號,堪稱此生無憾。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我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想要夾擊我的大軍。但是怎麼可能,想我允文允武,頃刻間便發現了他們兵力分散的弱點,而且不少敵軍甚至駐紮在非險要之處,良機不可失,我我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陣斬王贇。

延熙十一年(248年),我已經接近六十歲了,涼州羌胡叛魏來降,我隨姜維率軍西迎,於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壯我蜀漢聲威。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我已經接近七十歲了,終於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雖然官位與張翼相等,但是我的官位還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我已經八十了,竟然又經歷了亡國之恥;司馬昭興兵進攻我蜀漢。後主劉禪派遣我去往沓中支援姜維,我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等待,觀察敵人動向。萬萬沒想到,劉禪這廝竟然投降了,只是一隻偏師就嚇破了後主的膽,沒辦法,我也遵命請降。

景元五年(264年)春,作為降將,我和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沒想到這是我最後一次遠遊,在八十多歲的年紀,我離開了人間。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回想我的一生,我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因為我的人生確實波瀾壯闊,我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誕生與消散。這樣,在臨終的時候,我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中原大陸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復興漢室而奮鬥。

三國我最冤:一句俗語,誤解了我的一世英名

所以我想說,我不是諺語裡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庸碌無為的人,我並不平庸。

畢竟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在姜維北伐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沒什麼人可用了,所以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因此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其實是:團隊裡沒有出眾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經驗的人來擔負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