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眾所周知,國旗是一個國家形象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國家政治、文化、歷史等各方面象徵意義的綜合,所以在現代世界裡,每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本國國旗的設計和懸掛,尤其是在國際場合,國旗和國歌幾乎構成了一個國家展示自我形象的基本元素。

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國旗的形成和發展,在歷史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比如我國封建社會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根本沒有國旗的概念。這也難怪,古代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家天下的行政模式,皇帝就代表著這個國家,他們一族一姓就是這個國家的擁有者,沒有全民意識,因此也就無所謂國旗了。

到了近代歷史上,西方國家紛紛設計和展示了自我的國旗,並運用到了國際場合,這也刺激到了大清王朝。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在鴉片戰爭之前,是不和外國人打交道的,但鴉片戰爭的炮火,強行轟開了清朝沉重的國門,他們不得不被動地用迷茫的眼睛打量外面新奇的世界,其中一些有遠見的大臣們,逐漸意識到了國旗的重要性,因此紛紛向慈禧等人提出,要設計本國的國旗。

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慈禧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不講理的主兒,有時腦袋犯渾,常做出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但是在國旗這件事情上,她的頭腦還是清醒的,同意了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請求,在一番討論分析之後,決定將四角黃龍旗作為大清的國旗。

大清有了國旗,這也引起了他的藩屬國的羨慕和攀比。當時緊跟清朝的是小弟朝鮮,朝鮮一看清朝有了國旗,別提多羨慕了,於是趕快派來使者,說自己也想有一面國旗,當然了,他們懶得設計,希望原封不動地複製清朝的四角黃龍旗為國旗,這樣在對外活動中就可以掛在公共場合,也算是大哥給小弟的一種助威和支持。

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對於朝鮮國王的請求,清朝統治者並沒有答應,原因很簡單,他們是宗主國,朝鮮是藩屬國,地位和等級不一樣,所以不能胡來。用中國的俗話說,這就是“級別不夠,不能胡湊,地位不高,不能胡鬧。”看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老老實實哪裡涼快哪裡去。

既然清朝不同意,朝鮮國王只好自己想辦法。這個時候,前往朝鮮的清朝使者給朝鮮國王出主意,讓他們不要死腦筋,可以變通一下,根據中國八卦太極的傳統,設計出一面旗幟。

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朝鮮國王一聽,感到這個主意還不錯,命人按照這個理念去做,很快設計出了一幅白底黑色的太極圖樣式的國旗,並且在上面顯著地繡上“大清國屬高麗國旗”八個大字。

但在甲午戰爭後,清朝失去了對朝鮮的控制權,而朝鮮新上任的國王李熙,也將國旗上的“大清國屬”四個大字給去掉了,並將國號改為“大韓帝國”。不過後來日本徹底吞併了朝鮮之後,太極圖樣式的國旗便失去了作用。

用中國一東西作國旗,上寫有八個字,後悔了,如今只承認四個

到了二戰結束後,韓國繼續使用太極圖樣式的國旗,不過對於國旗上曾繡有“大清國屬”這四個字不肯承認,只承認上面有“高麗國旗”幾個字,看來韓國還是不自信,不敢面對過往真實的歷史,想要刻意迴避和中國的關係,這樣做其實也符合他們的民族性格,自己的才是好的,別人優秀的地方也都是他們韓國的,實在太令人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