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和珅(原名善保)是滿洲八大姓的鈕鈷祿氏,全名為鈕祜祿·和珅,滿洲正紅旗,整個大清朝最為有名的大貪官。要了解和珅的發家史,還要從和珅的祖輩開始說起。

和珅的祖輩:


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和珅祖輩跟隨清朝皇帝打仗

和珅的九世祖鈕鈷祿·噶哈察鸞在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便率領全家投效。此後,鈕鈷祿這一支脈便有不少人擔任文官武將。

和珅的五世祖鈕祜祿·尼牙哈納,行伍出身,過北京,徵山東,梯攻河間府,首先登城,並攻克城池,被賜於巴圖魯封號,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襲爵位,相當於三品武官)。

和珅的四世祖鈕祜祿·阿哈頓色,繼承了尼牙哈納的英額門兵馬統領和三等輕車督尉職務。在康熙年間發動了攻打準噶爾的戰爭中,支援前線戰死,被追封為巴圖魯封號。

和珅的三世祖(爺爺)為鈕祜祿·爾善。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皇帝到興京永陵祭祖,後到英額門皇家圍場行圍狩獵,爾善有幸見到了康熙皇帝。在狩獵活動中,康熙發現這個爾善不僅聰明能幹,而且武藝不凡,便把爾善帶進京城。從此,這一家族就從二甲喇英額峪遷至北京,爾善也成為康熙皇帝麾下的一個貼身侍衛。

和珅的二世祖(父親)為鈕祜祿·常保,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乾隆下江南時,常保隨行保駕到福建。因福建封疆大吏無作為,乾隆下令改政,常保便被提升為福建省兵馬副督統(正二品武官)。

和珅的發跡之路:

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鈕祜祿·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和珅後考上鹹安宮,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

十八歲時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

十九歲時,和珅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後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

二十二歲時,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

二十三歲時,和珅由於世襲爵位+在乾隆面前展示的自身才學,成為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和珅的出身為他成為乾隆皇帝的侍衛提供了機會,真正成為皇帝侍衛也是因為自身卻有才能。總之,和珅能成為皇帝侍衛(這是和珅後續發展的基礎),出身和才能缺一不可。

同年,和珅就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從這份工作中學會了理財。並且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得到了乾隆的賞識。

二十五歲,和珅升為御前侍衛,並任命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二十六歲正月,任命戶部右侍郎,

三月任命軍機大臣,四月,任命總管內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任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朝冠。十二月,任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

二十七歲六月,任戶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

和珅初為官時,非常清廉。

二十八歲正月,有個叫安明的筆帖式小官,送了禮給和珅相希望能夠升為司務。和珅沒有收受賄賂,但是向安明保證會像向兵部尚書豐升額保舉安明就任司務。安明任司務後立即送了一顆玉給和珅,和珅婉拒不收。安明就任司務不久後,父親去世。按照清朝的規定,父母過世,要回家守三年喪。但是安明這時候剛升官,不想回家守喪,就隱瞞了父親去世的事情。後來卻被但被兵部尚書豐升額查出,豐升額聯同吏部尚書永貴準備一同彈劾和珅包庇安明。

和珅從永貴之子伊江阿得到自己要被彈劾的消息後,急忙寫奏摺給軍機處說安明不回家奔喪,是為不孝,自己失察,亦應處罰。次日,永貴指責和珅徇私舞弊,棄屬下於不顧,有違人倫,理應處罰。乾隆帝說自己已收到軍機處呈交和珅彈劾安明的奏摺,證明和珅並不是蓄意包庇安明。乾隆認為和珅被安明矇蔽,將安明凌遲處死,全家籍沒,而和珅則因失察降兩級留用。這次事情,令和珅

二十八歲,因吏部尚書永貴彈劾,因失察降兩級留用,監督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

二十九歲,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

三十歲歲,雲南按察使海寧揭發大學士兼雲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汙,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寧阿、和珅和錢灃遠赴雲南查辦李侍堯。起初毫無進展,後來和珅拘審李侍堯的管家趙一恆,向趙一恆嚴刑逼供,趙一恆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堯的所作所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因為在李侍堯案的優秀表現,和珅也因此被提升為戶部尚書,在議政大臣處行走。不久和珅升任御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

李侍堯案結束後,乾隆的賞賜以及炒李侍堯及其黨羽家時的中飽私囊使得和珅初嘗財富和權力的滋味。

同年,和珅長子豐紳殷德被乾隆賜名,被乾隆指為十公主額駙,領受乾隆賞賜黃金,古董等等。於是百官爭相巴結和珅。和珅起初不受賄賂,但日子一長,和珅並開始貪汙、結黨,形成朝中的一股大勢力。

三十四歲時,調正白旗滿洲都統,充清字經館總裁,授輕車都尉世職。不久調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戶部。不久因平回亂,封一等男爵。和珅已經成為了朝中四大勢力之一,四大勢力分別是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御史派、以錢灃為首的反對派、以和珅為首的貪官們。

三十六歲時,任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

三十八歲時,和珅封三等忠襄伯,將大部分朝中反對勢力打倒,獨攬大權。主要敵人阿桂和福康安長年在外。朝中只有王傑、範衷和錢灃在與和珅進行政治鬥爭。但和珅黨羽佈滿全國,對比起來擁有絕對優勢。和珅的親信十分多,其集團骨幹成員有:和琳、李侍堯、福長安、蘇凌阿、國泰、伊江阿、伍拉納、蔣錫棨、畢沅、汪如龍、吳省欽、吳省蘭兄弟等人。

三十九歲時,乾隆最為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和珅和乾隆正式成為兒女親家。

四十歲時,賞黃帶、四開禊袍,官加三級,其子豐紳殷德賜散秩大臣。

和珅崛起的原因:

原因一、出身:滿族,正紅旗。在清朝,滿人更容易得到皇家的信任。

原因二、祖先蔭庇,世襲三等輕車都尉。這是和珅開始能夠皇帝近侍的前提條件。

原因三、和珅有非常強的理財能力,可以滿足乾隆好大喜功,將排場的想法。

原因四、和珅清文、漢文、蒙古、西番(藏文)頗通大意,這使得和珅可以很好的幫助乾隆處理蒙古、西藏的事務。

原因五、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從小就英俊貌美,五歲就被乾隆賜名豐紳殷德,十二歲被乾隆賜為十公主的駙馬。(十公主是最得乾隆喜歡的女兒,和珅和乾隆成為親家,也使得和珅進一步獲得了乾隆的信任)

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乾隆六下江南


乾隆不處置和珅的原因:

原因一:和珅的理財才能為乾隆花錢大手大腳,十全老人提供了財力上的支持。

原因二:乾隆知道和珅貪汙,但是也不知道和珅的貪汙數額遠超其想象。

原因三:以當時的條件,和珅的貪汙所得根本無法轉移到國外,他的錢只是暫時為國家保管而已。只要皇帝想要取和珅的貪汙財產,只需要下旨抄家即可。

原因四:和珅權傾朝野完全是依靠乾隆的提拔和賞識,如果乾隆自己打倒和珅,那就相當於打自己的臉,說明自己識人不明。

原因五:乾隆把達到和珅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讓嘉慶親自打倒和珅,可以使嘉慶獲得民心和滿朝官員的衷心,讓嘉慶的皇位更加鞏固。

和珅身家

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為十八世紀當之無愧的全球首富。

和珅“跌倒”後,他的府邸被轉賜給恭親王,後來成為了恭王府。

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和珅府邸(後來的恭王府)

乾隆對和珅的評價:

一、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唯明切斷。平薩拉爾,亦曾督戰。賜爵勵忠,竟成國幹。

二、於清文、漢文、蒙古、西番(藏文)頗通大意。

三、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勤勞書旨,見稱能事。

家人的結局:

親弟:鈕祜祿·和琳(1754年-1796年,於和珅倒臺前三年戰死。)

官場經歷:由生員補吏部筆帖式,歷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四川總督等職。驍勇善戰,行事節儉。

1795年赴貴州從福康安鎮壓石柳鄧領導的苗民起義,次年福康安死,他代為主帥,在圍攻平隴戰役中染病身亡,追封一等公爵,年僅42歲。乾隆晉贈其為世襲一等公爵,諡“忠壯”,賜祭葬,配享太廟。和珅倒臺後,和琳的配享資格被剝奪,和琳之子豐紳宜綿改襲三等輕車都尉。

和珅的母親在生和琳時難產而死,和琳六歲的時候,和珅和和琳的父親也死了。兄弟倆從小父母雙亡,生活很艱難,相依為命。和珅從小就開始照顧和琳,長兄為父,而和琳也從小就養成了聽和珅的情況。

在讀書時,和珅和和琳兄弟倆就做了分工,和珅注重學文,和琳注重學武,兩個人一文一武。

和珅先做官,憑藉著乾隆的信任為和琳的官場發展進行了鋪路。而和琳在外執掌兵權,也能為和珅在朝中提供支持。

長子:鈕祜祿·豐紳殷德。

五歲時,乾隆皇帝“賜名豐紳殷德,指為十公主之額駙。賞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穿金線花褂。”

十二歲時,十公主封為固倫和孝公主,豐紳殷德授固倫額駙,“戴紅寶石帽頂三眼花翎。金黃帶。紫韁。服色與貝子同。”

十四歲時,“命固倫額駙豐紳殷德、在御前行走。”同年,十公主下嫁。被命為“紫禁城駙馬”。

和珅倒臺後,因十公主的原因被免連坐。

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和珅長子豐紳殷德成為乾隆幼女十公主的駙馬

兒媳:十公主封為固倫和孝公主。與駙馬鈕祜祿·豐紳殷德同年所生。

十公主只是妃子所生,按照規定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相當於群王),因為乾隆對其特別喜愛,才被破格封為固倫公主(相當於親王)。

十公主貌類父親,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上大喜,賞賜優厚。乾隆曾說:“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由此可見,乾隆對於十公主的喜愛之情。

乾隆死後,嘉慶下旨軟禁和珅,將和珅關入大牢。和珅一入天牢,立即引發了控訴他的高潮,各省督撫、各部公卿多年受他壓制敲詐,這時紛紛上書,要求將他以大逆之罪凌遲處死。在這種波瀾之下,和府被抄,豐紳殷德也被抓起來審訊。

十公主苦求嘉慶才得以讓公公和珅保留全屍,丈夫豐紳殷德免於連坐。

次子:和珅的次子是和珅在40多歲才生的。生下來不到10天就死了,所以沒有名字。和珅悲痛萬分,故提筆寫了《憶悼亡兒絕句十首以當輓詞》。

正妻:馮霽雯,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馮氏與和珅生得二子(長子和次子)。

長氏:相府中人稱二奶奶、二夫人。馮氏去世後被和珅扶正為妻。長氏與和珅有二女。

小妾吳卿憐:蘇州歌女,十五歲為王亶望(原任甘肅布政使,浙江巡撫)小妾。王亶望獲罪斬首後,被蔣錫棨所得,獻於和珅做妾侍,和珅因罪被誅後,卿憐亦懸樑自盡。留有絕句八章。

吳卿憐深受和珅信賴和喜歡。和珅家的內部事務都由她和太監呼圖二人主持,外面的一切帳目報到和府中,則由卿憐一人主持整理。

小妾豆蔻:揚州名商汪如龍的“進獻美女”之一,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吊死的消息,悲痛異常,賦七律二首挽之,並以此自悼。詩成之後,豆蔻縱身從樓上跳下,追隨和珅而去。

絕命詩篇

和珅在被嘉慶囚禁後,留下了三首絕命詩。

第一首詩:“夜色明如許,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第二首詩:“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新。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第三首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

大貪官和珅的崛起與隕落之路

和珅自盡前的絕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