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的來源不是苗疆,其實是被漢人玩剩下的?

要考證“蠱”的來源,還要追溯到《左傳》。

“蠱”的來源不是苗疆,其實是被漢人玩剩下的?

趙孟曰: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飛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趙孟曰,良醫也,厚其禮而歸之。——《左傳 昭公元年》

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早在這個時候,漢族就已經有了蠱的概念了,“蠱”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皿中之蟲,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古代也會把一些難以解決的疾病稱作蠱疾,由此也可以看出下蠱害人,在古代也是一種非常毒辣的手段。

“蠱”的來源不是苗疆,其實是被漢人玩剩下的?

《左傳》記錄的均是在中原地區發生的故事,與苗族半點都不沾邊,所以蠱的起源並不是苗族,不是西南。

我們所知道的蠱術,就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把許多毒蟲放在一個器皿中,比如老鼠、毒蛇、蠍子、蜈蚣等帶毒的蟲子,讓他們在器皿中自相殘殺,最後剩下來一隻活的,將這隻研磨成粉,就變成了蠱,剩下的是蛇,就叫蛇蠱,剩下的是蜈蚣,就是蜈蚣蠱。

“蠱”的來源不是苗疆,其實是被漢人玩剩下的?

各種流傳的制蠱方式雖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也都是大同小異。

但是,這種方法可不是源自苗疆。早在漢代時期,這種蠱術就已經出現了。在魏徵編纂的《隋書》裡這樣記載:

新安、 永嘉、 建安、 遂安、 鄱陽、 九江、 臨川、 廬陵、 南康、 宜春, 其俗又頗同豫章, 而廬陵人龐淳,率多壽考。然此數郡, 往往畜蠱, 而宜春偏甚。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種蟲, 大者至蛇, 小者至蝨, 合置器中, 令自相啖, 餘一種存者留之, 蛇則曰蛇蠱, 蝨則曰蝨蠱, 行以殺人。因食入人腹內, 食其五藏, 死則其產移入蠱主之家, 三年不殺他人, 則畜者自鍾其弊。累世子孫相傳不絕, 亦有隨女子嫁焉。——《隋書 地理志》

據說中了蠱的人,臉色看起來是青黃色的,脈搏如果跳的非常快,很有力,那很有可能就是蛇蠱。發病的時候會感覺肚子裡熱熱的,整個胸腔都被充滿了,人不愛說話,身上痛,身體就好像有上百隻蟲子在爬來爬去,經年不治,最後肝爛而死。

“蠱”的來源不是苗疆,其實是被漢人玩剩下的?

如果臉色紅黃,脈搏摸著很短且浮滑,那就是蜥蜴蠱,中這種蠱的人舌頭上長瘡,喉嚨發緊,兩百天後心肝都會爛,下體留膿血,最後悽慘死去。

總的來說,只要中了蠱,最後人都會痛苦死去,而且無藥可救,更折磨人的一點在於,中了蠱之後不是馬上死亡,而是會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耗盡氣血。

從古至今一直有研究“蠱術”的研究人員,我們普通人可能會覺得這這種神秘的事情離生活很遠,但既然有著上千年的記述,想必它總有存在的原因,只是後人的口耳相傳為它蓋上了多重神秘的面紗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