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咋一看標題,很多朋友就有點蒙圈:啥叫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

有人會說:難道我買東西寧願買假的都不願意買真的?假的再像真的那也是假的,還能變成真的不成?什麼鬼的邏輯,還要隨大流,你不知道做生意要敢為人先,最忌諱的就是隨大流嗎?忽悠誰呢。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是老古玩行的一句老話,也是老古玩行掌櫃經常愛叮囑徒弟的一句話。這句話看起來邏輯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但這句話放在收藏圈,卻是真理一般的存在,是千年來古玩行的老師傅們用無數的教訓總結出來的金玉良言。

所謂“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也就是說我們在看到一件疑似仿品的時候,如果它跟真品無異,能得到眾多行家的認可,那麼這件東西是可以考慮在合適的價位出手的。而當你發現一件真品,它卻看起來像仿品,也得不到大家的認同,那麼這個時候,就不要猶豫,果斷放棄。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上圖就是當初我打眼的鐵獅子,後來很多人說不對,就跟賣家換了別的東西

這時候有人會問了,知道是真的,為什麼還要放棄?古玩不就是要買真品嗎?明知道是假的還要買,那不是腦袋讓驢踢了嗎?各位看官稍安勿躁,箇中緣由且聽我為大家細細道來。


我們常常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古玩行卻不是這樣。你看好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能買的東西,你不看好的東西說不定就是個能買的好東西。一件東西你認為別人都看不懂,就你看得懂,那就恭喜你,那就是你準備跳坑的前奏。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這樣的故事在古玩行發生了不知道多少,清末就有這樣一個“堅持真理”吃藥的小故事。

道光十二年,北京琉璃廠的博古齋門前停了一抬大轎,走下來一位穿著便衣的官老爺。這人進得博古齋,自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便跟掌櫃祝晉藩攀談起來。這位翰林院掌院自視學富五車,對書畫有極高的鑑賞能力,處處炫耀自己對書畫的精通。

祝晉藩聞言,把自己剛收到的元代柯九思的《墨竹圖》奉上,請掌院過眼鑑賞。誰知這位掌院大人說這幅《墨竹圖》看不出柯九思的筆法,不是柯九思的真跡。

祝晉藩聞言苦笑,為驗證這位翰林院掌院的眼力,他又把自己臨摹的王石谷的《山水畫軸》給掌院過眼,誰知掌院看了不一會,就斷定這是王翬(王石谷)的中年時期作品,並願花錢買下。祝晉藩啞然失笑,再次請掌院仔細觀察,並提示這是新臨摹的,但掌院毫不理會,只當祝晉藩是在暗諷他的眼力不行,不由分說花了150兩銀子把這幅仿品買走。

此後,祝晉藩再沒見到這個人,想來是因為這個掌院大人後來知道打了眼,不好意思再來博古齋。不過也能看出那時候的人打眼了都會悄悄嚥進肚子裡,不會聲張,更不會去找後帳,對不起那人。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這樣的故事在老古玩行裡見怪不怪了,現在這種情況更是數不勝數。我的一個朋友跟我們去逛市場的時候,就看好一件瓷器,我們幾個都不認可,給他說了是仿品,但他覺得自己眼力足夠,而且發現了別人都看不懂的“真品特徵”,在我們的苦苦勸說下依然是不管不顧把那件瓷器買了。

後來他那件瓷器一直想出手,但沒人接盤,直到現在那隻瓷器還放在他家裡,而且每次他都堅持認為那件瓷器是開門到代的真品,還笑我們不懂,誰說也不聽。這不,那件瓷器現在還在他手裡睡覺呢,誰都不要。正所謂,聽人勸吃飽飯,

說這兩個小故事,無非是想告訴各位收藏愛好者提個醒,不管真似假還是假似真,都不要特立獨行,固執己見。大家都不認可的東西就不要去碰,即便它是個真的,也會爛在手裡。當然,如果大家都不認可,基本上沒有真的可能了,不要以為在市場上混的人都是睜眼瞎,把真東西當假貨。自古以來,市場才是最靠譜的鑑真師。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那麼什麼東西能買,什麼東西不能買呢?這裡就有一個標準,大家都說好的才能買,大家都不看好的堅決不能買,這也就是我要說的“隨大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古玩行不同於其他行業,其他行業要勇於創新、不隨大流,才能異軍突起。而古玩行想要掙錢,要的是對熱門品種堅定跟隨,大家玩的才能去做,沒人玩的堅決不要碰。古玩市場不需要特立獨行、固執己見的玩家或者賣家,這樣會把自己玩成孤家寡人。

君不見,如今古玩圈裡有多少人不肯認同市場規律和鑑定標準,不願意“隨大流”,認為市場認可和暢銷的就是垃圾和假貨,而自己的東西才是真的,才是價值連城的國寶。手裡的東西賣不出去就怪沒人識貨,大談“國寶在民間”,大罵真正懂行的是“磚家”。然而卻無濟於事,賣不掉的依然賣不掉,任你到處推銷自己的鑑定手段和假貨,在信息發達的當下,也只能徒呼奈何。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還有的人覺得別人都去玩熱門品種,會顯得自己的藏品沒有個性,不願意去“隨大流”。於是就去收藏一些冷門的東西,比如郵票、老紙幣、徽章、老石雕等,這樣的藏品比較小眾或者已經過時,很難實現以藏養藏,最好是放棄或者少收藏。

所以,遵守古玩市場的鑑定標準,不要做“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堅持玩真貨”是一種態度,“隨大流”是一種智慧,你心態擺正了才能去接觸古玩,這是古玩行千年來的常態,也是每一個古玩行從業者需要謹記的一條真理。

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古玩行老一輩告訴我們:要想富,隨大流


看懂了“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和“隨大流”的真正含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做古玩就是真的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