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复习|2018年政治预测真题及参考答案(建议收藏)~

第Ⅰ卷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属于(C)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D)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下列各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是(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D.本质和现象的观点

4.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思想的是(C)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5.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哲学依据是(D)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

C.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表现为(B)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7.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的特点是(D)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生动性和具体性

C.丰富性和多样性

D.抽象性和间接性

8.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这说明真理具有(C)

A.绝对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一元性

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C)

A.政治制度

B.自然科学

C.政治思想

D.思维科学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问的矛盾

B.广大群众和少数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11.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B )

A.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

D.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 C)

A.相互替代

B.相互包含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D.相互补充

13.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 D)

A.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

B.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顽固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 A)

A.孤立

B.发展

C.消灭

D.争取

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D )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具体到科学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方针是(A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7.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 B)

A.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B.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不可侵犯

D.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述来解决问题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1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C )

A.自然资源状况

B.人口数量与结构

C.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C )

A.总体小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

参考答案:错误。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区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两部分。

(2)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社会生产力 具有积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给予保护。

(3)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 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参考答案:错误。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而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之外,还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有的要求。只有完整地把握这两层意思,才是对社会主 义本质的科学理解。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问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3)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

(2)第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第二,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 社会共识。第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5.简述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辩证否定观包括哪些内容?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

参考答案: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ⅠⅠ卷

1.哲学是 (B)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D)

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可变性

D.广延性

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B)

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

D.内因论的观点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内部矛盾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B)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D.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性认识的特点是(B)

A.问接性、抽象性

B.直接性、形象性

C.真实性、可靠性

D.深刻性、逻辑性

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的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

11.国家实质上是(A)

A.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

C.社会平等与正义的象征

D.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12.经济基础是指(B)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切生产资料的总和

D.社会生产力的总和

13.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A.生产方式

B.党的领导

C.文化水平

D.能力大小

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C)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5.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国家领导人是(C)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17.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人(C)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C)

A.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改革的目的是(A)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2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

A.长期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一次临时政策

D.一时权宜之计

22.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C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公有制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B)

A.补充

B.重要组成部分

C.主体

D.主导

24.我国的国体是 (C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A )

A.实践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D.生产力标准

2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B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党的领导

27.我们党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会议是一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B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原则

29.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是(B)

A.建设总体小康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3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B)

A.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

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

D.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

3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D)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C)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3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B)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争端问题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 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参考答案:错误。割裂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指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外因必要的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不可能;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割裂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4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错误。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可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44.简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思想内涵的科学表述。

参考答案: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作出科学表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目标。

参考答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目标,其主要内容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容和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社会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观念体系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2)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发展。社会存在内容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复杂多样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加速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同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反映社会存在的精确程度,以及群众对它掌握的深广程度。

(4)否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或者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都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割裂,都是错误的历史观。


成考复习|2018年政治预测真题及参考答案(建议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