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01導語

在當代社會,想要教育好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孩子難,養育孩子更難,想必很多父母都有相同的感悟吧。父母在教育孩子期間,不僅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也是需要掌握一定方法的。就從最單純的輔導作業來說,就能難住很多家長。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某個家長的無奈的朋友圈

02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或許值得廣大家長借鑑

說起新聞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在新聞當中因為犀利的語言和睿智的主持風格,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媒體制作人和作家,在各種身份之間遊走得遊刃有餘。除此之外,白巖松的育兒觀也走紅於網絡。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是典型的一枚學霸。白巖松很少在公眾場合提到自己的兒子,他不想讓兒子在自己的光環下成長。但從各方面的消息報道來看,白清揚是十分優秀的,並且白清揚所取得的成績,基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當然, 也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培養。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在白巖松看來,教育兒子最不怕的就是要讓孩子“吃苦”,不能夠過於富養孩子。

在白巖松的教育下,白清揚在中學時就已經自寫小說了,後面還出版了一本。同時在全國作文比賽當中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同時還是學校足球隊的隊長,德智體美勞一個不落,高三的時候就已經是倫敦某名校的預備生了。可以說是妥妥的一位人才。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03白巖松表示,想要孩子成才必須要讓孩子吃這3種苦,千萬不要心軟。

1. 缺錢的苦

孩子只有經歷過缺錢的困頓,才能夠更加珍惜錢財。同時他們也更能夠理解有付出才會有收穫,對於錢財不能夠任意揮霍。

所以父母得對孩子適當放手,讓孩子適當體會缺錢的苦,絕對不能夠因為孩子一時的困頓(由於個人揮霍性消費,購買無用奢侈品等)。就心軟給他們打錢。這樣孩子是很容易變成“啃老族”的。

當然,要注意是鍛鍊而不是剋扣。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交支出等,還是要有的。對孩子過度窮養的話,無疑是挫傷他們的自尊心,過猶不及。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2. 失敗的苦

孩子只要能夠經歷一些挫折才能夠真正成長。孩子吃過失敗的苦,才有站起來的勇氣,才能夠真正長大成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經歷一定程度的失敗是很有必要的。

並且這些失敗只能由孩子自己去承擔。這樣孩子才能夠脫離父母的保護,真正的自由飛翔,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3. 讀書的苦

知識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層面,同時對於孩子在思維和智力發育方面也會帶來良好的影響。孩子只有吃得了讀書的苦,才能夠真正拓寬自己的視野,成為更加有內涵的人。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的育兒觀走紅:讓孩子吃3種苦,別心軟

04那麼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如果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能夠極好的拓寬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知識面。如果孩子對讀書這件事情過於抗拒,那麼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開始。

2. 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當中,做事情講究的就是“效率”兩個字。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有規劃,不能太懶和過於拖拉。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孩子做事的效率,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對自我有一個良好的認知。

那麼各位家長們,你們認同這種育兒觀念嗎?歡迎下方分享討論!(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