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為生命乾杯!

這是一部評價很高的電影。

不僅被各路影評家評為年度十大電影,還獲得了今年上海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作為壓軸電影出現。

初看之下,這是一部沉悶的文藝片。只是康巴草原一望無際的綠色,藍天和雪山滌盪了演員和觀眾的靈魂,緩緩流逝的時光都成了一種享受。

從劇情來看,跟《岡仁波齊》類似,這又是一部描寫藏民磕長頭朝拜的公路電影。只是朝拜的初衷另有隱情,導演想告訴我們的,更是一個二婚夫妻之間、繼父子之間彌合分歧、建立感情的故事。

阿拉姜色!為生命乾杯!

隱忍的妻子罹患絕症,為了幫亡夫完成遺願,決定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磕長頭到拉薩朝聖。她死在了路邊的臨時帳篷裡,滿眼都是不捨。她顯然是更愛亡夫的,然而幾千公里的跋涉和守護,卻把新夫婦、新父子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們常常唱起傳統祝酒歌《阿拉姜色》,他們飲酒,他們更是在譜寫一首詩歌。

青藏高原離天更近,大把的閒散時光發展出了虔誠的宗教,更孕育了很多浪漫的詩人。

阿拉姜色!為生命乾杯!

我在布拉達宮倉央嘉措的大殿裡駐足良久,莊嚴陰森的布宮的確不適合自由的靈魂。倉央嘉措的悲劇,幾乎從他走出布宮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然而,跟電影中的卓瑪,他沒有後悔。

藏轉佛教信奉分段生命的死亡,卓瑪得知命不久矣,她願意用最後一段生命完成一個承諾和救贖。她沒能完成,丈夫和兒子自然而然地接過了這個任務,這樣的生命輪迴,有死亡卻沒有絕望,有失去卻不會一無所有。

阿拉姜色!為生命乾杯!

導演松太加崇尚自然主義,循著日常生活的脈絡,捕捉令人難忘的細節和氣氛,每位有心的觀眾都能從中照出自己的影子。這樣的電影,簡單、純粹、最富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