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文化層次之現狀》

這個時代什麼都在變。戶口本把農民戶口也變為居民戶口。性質上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把城市人農村人合為居民字樣,但意義上就有明顯的不同了。最不同的是現實生活中,顯現出得文化層次。

原來的城鄉差別,雖是存在著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但今天,有能力沒能力,城市人或農村人的觀念已逐漸淡化,那種自居為城裡人的也越來越少。如今是憑能力憑本事的時代,而且在加快發展並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有些事情除外)

春節放假農村裡走親訪友。閒聊時談及縣委公開錄取高端人才,作為政府的有生力量。按照招錄三十人的計劃,符合高端人才錄取條件的可以參加考試面試;據說通過的不超過二十人。

這種現象令人振奮!證明某些事情在切實改變,同時更能說明,文化知識是何等的重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當中,有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女孩,監考官們看了她的學歷檔案,又交談些問題直接拍板:你通過啦,完全符合條件,你想去哪個部門?!

這可不是編故事,女孩就是本地人。她的哥哥在外打工,還有種地幹活的爸媽:是這個女孩從這種家庭走出來的。哥哥讀完高中,因爸爸有病家庭困難,就毅然走上了打工路。

那次閒聊,認識的幾個主管和部門經理,全是高中生或大專生。他們深刻地感受到因缺少文化而吃虧。是的,文化知識給農村走出來的年青人帶來困擾,阻礙了農村青年發展。農村之所以落後就在於落後的現狀。“面朝黃土背朝天”雖會逐漸遠去,但也不可否認,現實中存在著突出的問題:無論是幹農業或是出去打工,缺少文化知識不行,靠出力遠遠跟不上幸福,這情況全在親歷中體會到了!

如今的農村人普遍感到尷尬的是,手機電腦會玩不會用;家用電器看不懂說明書;大人補導不了小學生;經常出門的還好些,不經常出門更是一臉懵,高鐵不知車咋坐,甚至是連廁所也找不到……。

時代充滿了科學技術並且日新月異,文化知識滯後又脫節。農民受教育的水平明顯跟不上,農村人普遍的文化層次,就是這麼個現狀,急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