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怨》成功演繹了人有時候比鬼更可怕

《孤兒怨》成功演繹了人有時候比鬼更可怕

說實話,恐怖片,暴利血腥的影片也看了不少,比如《咒怨》《筆仙》《電鋸殺人》等等,韓國的比較變態,看的身上汗毛都豎起來了,美國的偏向血腥,暴利,但揮之不去留下噩夢的還是《孤兒怨》,看完了才發現這壓根就不是鬼而是人,反而更嚇人。

《孤兒怨》成功演繹了人有時候比鬼更可怕

Kate的丈夫John,表面上看起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讓人無限嫉妒。但他的無奈卻是面對著“壞孩子”Esther才能夠道明,才能夠被排解。無論這一種能與他人言說的感覺是不是在陰謀的前提下存在,那一種被人理解的快樂確確實實能讓人上癮。作為大陸電視劇婆媳大戰中夾心餅乾一樣的存在,John的知音、乖巧懂事又識大體的女兒來的及時也深得他心,不免一直被這樣的知音矇在鼓裡。

家中另外兩個孩子,大兒子Daniel,二女兒殘疾的Max,一個青春叛逆期,一個年幼不解人事。即使被Esther所脅迫,大的那個因為不被父母信任即使知道要阻止Esther,也不得其道;小的那個完全被利用,和Esther一起撒謊,不太敢反抗。

《孤兒怨》成功演繹了人有時候比鬼更可怕

最後的主角就是Esther,天真的外表,扭曲的內心。其中的有一個場景,Kate和John帶Esther去看心理醫生,醫生一句一句的讚揚Esther正常聰慧,體貼父母。每一句停頓中,場景就換做廁所裡Esther的爆發,兩邊場景恰到好處的交替和對比,連心理醫生都被蒙了過去。Esther的內心藏的那麼深,John初見她時畫的畫都只能讓人稱作是擅長作畫的孩子的作品,可到最後關燈後黑暗下整個房間裡用夜光的顏料畫的驚人細膩的作品,是沒有超人的水準達不到的境界。不是自己無法理解33歲內心9歲外表的自己,而是他人無法接受9歲女孩的成人想法和慾望。只能扮作9歲少女,通過這樣的外表去尋找滿足自己需求的途徑和方法。一次次的去找容的了自己的家,卻又一次次失望,造成一次次慘案。壓抑和爆發,就好像量變和質變一樣在轉化滲透,直到停不下手停不了手。Esther和常人生來不同,追求相同,相同不得,只能截然不同。

《孤兒怨》成功演繹了人有時候比鬼更可怕

一切美麗皆有其成因,無論是kate的合格母親形象還是Esther手上頸上讓她可愛倍增的絲帶。前者是為了彌補,是為了償還,後者是為了遮掩是為了覆蓋醜陋傷疤。但是人的美麗究竟是要遵從自己的外表還是自己的內心,Esther究竟是應該遵從內心告訴所有人自己的病情,讓人理解自己的成人慾望和想法,還是應該遵從外表就做個9歲的小姑娘。前者招來的是研究所對作為研究樣本的自己的不屈不撓的追捕,是人的不理解,自己的孤獨;後者招來的是無數家庭的破碎就和影片展示的一樣,一樣是不理解但是毀滅的路上有了玩伴,有了過招拆招的對手。自私的人恐怕還是影片的結局。

究竟是什麼讓假裝是9歲的小女孩痛下毒手,或是是因為嫉妒女主跟男主的愛情,自己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慾望跟追求,但是隻能被當做9歲的小孩,壓制自己的天性,又不能說出真相,怕一切都敗露,害了那麼多人,最後的一步想色誘男主,但是男主經受住了基本的考驗,就只有魚死網破了。總之一句話,人性太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