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太后劉娥,在歷史中是如何掌權的?她想當皇帝嗎?

無情不是禪


《清平樂》中的太后劉娥掌權其實更多的是先帝真宗趙恆賦予的權利,趙恆臨死前要讓劉娥輔佐幼帝趙禎,在輔佐過程中,劉娥並不想當皇帝,而是有些貪戀權力,害怕完成不了先帝的使命。

那劉娥在歷史中是如何掌權的呢?

1、先帝生前,便拉攏了朝中勢力

劉娥出身貧賤,被前夫龔美賣給了京中大戶人家張耆,而此刻襄王趙恆正想尋一個民間女子做妾,龔美便勾結張耆賣妻賺錢,劉娥年輕時是非常貌美的,襄王趙恆對劉娥一見鍾情,從此以後步入幸福生活,可趙恆的奶孃看不下去了,覺得劉娥出身貧賤,非常反對兩人的愛情,於是便狀告皇帝趙光義,趙光義也覺得身為皇帝家的人,怎麼能找個如此貧賤的民間女子當妾?應是要活活拆散二人,趙光義覺得只要給兒子再找個好看的,就會忘記劉娥,誰知趙恆同意娶了爹安排的女人,依然暗自裡與劉娥偷情,被趕出王府的劉娥被張耆收留,自此以後,直到趙光義崩逝,都在張耆家開展地下戀情。

趙光義死後,趙恆稱帝,即刻封劉娥為美人,位居皇后之下,權力非常大,再之後,皇后薨逝,劉娥就理所當然的稱後,劉娥坐上皇后,就讓趙恆封張耆為相,就這樣,張耆作為宰相,與朝中勢力拉攏的非常好,劉娥也造就了自己的完美社交關係。

2、先帝臨終託命,要劉娥輔佐趙禎

宋朝乾興元年(1022年)趙恆駕崩,遺詔11歲的趙禎即位,並將軍國大事交給了劉娥處置,也就相當於劉娥代行皇帝職權。既然是先帝的遺言,那官臣就必須得遵守。

劉娥主政後,第一件事就是換領導班子,任錢惟演和丁謂為宰相,利用二人清除朝中勢力,並趁機清除丁謂這個有才無德的宰相。

劉娥想當皇帝嗎?

劉娥在輔佐趙禎的時候,她顯得十分能幹,而且讓人心服口服,所以就會有人覺得這種母強子弱的組合不是很好,當時就有官員去試探劉娥,他是不是想當第二個武則天呢?有兩個方面可以證明,劉娥是沒有這個想法的。

1、程琳獻《武后臨朝圖》

據宋史記載,程琳在獻《武后臨朝圖》時的原文是:

先是,小臣方仲弓上書,請依武后故事,立劉氏廟,而程琳亦獻《武后臨朝圖》,後擲其書於地曰:“吾不作此負祖宗事。”

大意是,劉娥在見了這幅《武后臨朝圖》時,非常生氣的扔在地上,狠狠地把程琳訓斥了一番,還說,我絕不會做忤逆祖宗的事情。

2、劉娥病逝,趙禎十分難過

小皇帝趙禎自小一直懂得大娘娘只是想專心輔佐自己,並未越俎代庖的意思,所以趙禎一直很孝敬劉娥,明道二年(1033年)劉娥病逝的時候,趙禎非常地難過。在出殯的時候,趙禎親自牽著抬棺槨的繩子,走了很長很長的一段路,惹得天下百姓官員都感慨皇帝的純孝之情。

歷史評價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這大概是對劉娥最中肯的評價了!

結語

劉娥出身卑微,先天表現明顯不足,但她後天勤學苦練,在張耆的幫助下博覽群書,靠自己的美貌與才華奪得趙恆的喜愛,在劉娥被封為皇后之後,更是善待他人,知恩圖報,在趙恆生病時,把前朝大事整理的井井有條,奪得趙恆的信任,以至於趙恆臨終託命要劉娥輔佐趙禎做好皇帝,趙禎與劉娥感情甚好,劉娥專心輔佐趙禎,從未有過越俎代庖的心,她只不過是想完成先帝的遺言罷了!


麥穗日記


任何傳奇人物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最近熱播的《清平樂》中太后劉娥的從平凡的孤兒走向太后,接近權力巔峰,她的成長也非一帆風順。

劉娥出生後父母雙亡,長大後淪為歌女,作為禮物送給三皇子趙恆,人生開局並不美好。

雖趙恆對她寵幸有加,但其父親對劉娥深惡痛絕,她常年幽居。這期間劉娥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飽讀詩書,研習琴棋書畫。等劉娥入宮時,已經才華超群,博通古今。當才華與時機碰撞時便產生了絢麗的篇章,丈夫真宗給她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臺。

劉娥入宮後,極為受寵,常伴真宗出行,極為受寵,依然謹言慎行,不恃寵而驕。真宗力排眾議立其為後,劉娥兢兢業業,把宮裡打理井井有條,還常陪真宗批閱奏章至深夜,參與國事處理,“周謹恭密”,深得真宗信賴和倚重。真宗後期多病,劉娥逐漸把持朝政,打壓寇準為首的反對派,扶植以丁謂為首的自己實力。

真宗駕崩,仁宗弱小,遺詔中授予皇太后劉娥軍國大事決策權,這是她一生中權力的巔峰時期。劉娥也不負真宗重託,果斷剷除權臣,臨朝聽政,防止權臣獨攬朝政;重用賢臣,避免黨爭;終結“天書運動”;發行“交子”;體察民情,興修水利;注重教育,興辦州學。“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宋史》)

她想過稱帝嗎?我覺得應該是想過的。因為她曾上朝時問過群臣:“唐之武后是什麼樣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劉娥聽後沉默不語。我認為群臣反對是一個原因,應該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劉娥沒有自己親人,沒有外戚,改朝換代沒有動力;而且仁宗是她一手帶大,精心培養的,母子還是有感情的。掌權十年劉娥成為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仁宗也已經長大,不捨得放權,也不得不放權。


一朵喇叭花


劉太后從宋真宗朝晚期開始奪權,宋仁宗繼位後,逐漸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曾經的朋友被排擠出朝堂,直到劉太后去世之前,仁宗都無法真正擁有話語權。至於說劉太后想不想當皇帝,答案就太明顯了,她是真的有稱帝之心,可惜生不逢時,宋朝禮法嚴苛,不似唐朝,眾多朝臣對劉太后專權已是不滿,何況稱帝!劉太后只能鬱郁不得,抱憾而終了。

太后劉娥是怎麼樣一步步掌權,走入權利中心的?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太后劉娥在掌權路上的進階史。

宋真宗晚期的劉娥奪權

女人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聰明的女人有野心,何況還身在皇宮。

劉娥聰慧恭謹,很會討宋真宗的歡心,真宗批奏章到很晚的時候,劉娥常陪在身邊,朝中的事情她都瞭然於心,宋真宗更是對其信任有加。

“帝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之,周謹恭密,益為帝所倚信。”

真宗朝晚期,久病不愈,面對龐大封建帝國的管理已力不從心,太子尚且年幼,統治的大權就順理成章的跑到劉娥手中。

曾經得力的助手,此刻成為了麻煩,寇準時任宰相,對劉娥掌權的情況深感不滿與擔憂,一場對決正在醞釀開始。

劉娥一方搶先一步,趁宋真宗神志不清之際,丁渭趁機將寇準貶為太子太傅,自己接任了宰相的位置。本來寇準已落了下風,這時出現了一個忠君的宦臣,周懷正,面對劉娥的專權,深覺不合理法,他策劃殺死丁渭,讓寇準重新當上宰相,並且讓太子繼位而後廢掉劉娥皇后之位。奈何此次計劃失敗,寇準一派更是因此受到牽連,再無翻身之際。

就這樣,在真宗病重時,朝政大權一直掌握在劉娥和丁渭的手中。

宋仁宗時期專權的劉太后

仁宗繼位初期的矛盾點主要有:

①劉太后與丁渭之間

宋仁宗繼位時年幼,朝政由太后劉娥和丁渭把持。劉娥對權利的野心日益增大,她不容忍有人與人她分權,因而與丁渭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很快,太后劉娥便找機會將丁渭貶出朝堂之外。②劉太后與王曾等維護皇權的大臣之間

與維護皇權的大臣之間的鬥爭,可以說是貫穿了太后劉娥的整個執政生涯。為了樹立自己作為女主的威望,劉太后時常有逾越禮法的行為,這與宋朝來過以來的政治傳統是相沖突的。因而朝堂中始終存在著維護皇權,制約太后的大臣,如王曾、馮拯等人。正如後來富弼對仁宗所說:“太后臨朝,要不是那些忠臣護著陛下,這皇位可就說不定是誰的了。”

天聖中期時,仁宗年歲稍長,看似能行使一部分權利,但這不過是表象,沒有太后的許可,仁宗實際上什麼也做不了,重要的人事任免權,都在劉太后的手裡。上位的基本是劉太后看重的,貶黜的多數是劉太后厭惡的。這些被劉太后厭惡的人中,大多數是反對她權利膨脹的人。

③劉太后與宋仁宗之間

隨著仁宗年齡漸長,他對劉太后的不滿情緒也在滋生,然而劉娥權勢太盛,根基深厚,仁宗只能敢怒不敢言。

王欽若是劉太后親自提拔的宰相,仁宗後來評價此人說“真奸邪也”。仁宗對太后及其黨羽的不滿情緒,由此可窺一斑。

太后劉娥稱帝心日久

太后劉娥想不想稱帝,從她的日常行為中就可以看出。

明道元年,拜謁太廟,劉太后準備身穿帝服出席,大臣一聽,集體炸鍋,帝服之所以稱之為帝服當然只能皇帝穿,你一個太后穿什麼穿,難道要當武則天?大臣們你一嘴我一句,反應十分激烈。太后劉娥見此場景,也有些尬,雖然有些扛不住,但這帝服是肯定要穿的,佩劍可以不戴,十二章的團也可以減去兩個,這是劉太后最後的底線,一凡激戰後大臣無奈只能妥協。劉太后臨終時,還“猶數引其衣”,可見其執念之深。

穿帝服只是劉太后諸多僭越行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從中可以看出劉娥對權力的慾望和稱帝的野心。

奈何劉太后不是武則天,大宋也不是大唐,女人稱帝在大宋是行不通的,後宮專權尚且遭到臣子牴觸,更何況於稱帝。

一次,程琳搞事情,向太后獻上《武后臨朝圖》,劉太后將它扔在地上說:“吾不作此負祖宗事。”這不能並不能表明劉娥不想稱帝,只能說在當時的局面下,她不無複製武則天的上位模式,只能矛盾糾結,就此作罷。

小結

太后劉娥,憑藉自身的聰慧周謹,一步步走到權利的中心,雖然貪戀權利,但不可否認她的政治手段與為政才能,她活著,仁宗只能在她的陰影下,象徵性的當個皇帝。但劉娥的政治地位也只能止步於太后這個稱謂,劉娥雖有稱帝的想法,但宋朝禮法嚴苛和社會風氣,十分重視正統,是不允許再出現一個武則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