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說起東江糯米酒,老惠州人印象頗深。惠州出產的珠江橋牌東江糯米酒,半個世紀前盛極一時,成為惠州特產之一。這種用糯米釀造的甜酒,是當時不少惠州人餐桌上的常見物,後來變得難以尋覓。1997年,釀酒工人的賴綵鳳和東江糯米酒的資深釀酒師傅劉定明一起,在惠城區馬安鎮上寮村鷓鴣崗開了間東江酒廠,他們堅守著傳統的東江糯米酒釀造工藝,註冊了東江橋牌東江糯米酒商標。沿用老包裝,還是老味道,東江糯米酒這一老字號就這樣被傳承著。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珠江橋牌曾暢銷省港澳

  幾十年前,惠州人外出探親訪友,都喜歡帶上幾瓶東江糯米酒當禮物;外地人到惠州出差旅遊,也愛捎上幾瓶回家做手信。

  1991年04期《食品工業》中《東江糯米酒甚受港九飲家喜愛》一文提到,惠州市粵東飲料廠生產的珠江橋牌東江糯米酒,多年來暢銷省內和港澳、東南亞等地。經銷這種酒的香港廣大食品有限公司盛讚該酒質量甚佳,甚受大家喜愛。

  該文提及,東江盛產糯米,糯米酒生產歷史悠久。傳說宋朝詩人蘇東坡被貶惠州時,就常借這種酒解愁,不過當時叫“羅浮春”。為了把這種酒推向海內外市場,惠州成立了粵東酒廠(現改名為粵東飲料廠)專門生產東江糯米酒。

  隨後,這個牌子似乎銷聲匿跡,再難找尋身影。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兩位老釀酒人再操舊業

  進入21世紀後,“東江橋牌東江糯米酒”又悄然出現在市面上,沿用了“珠江橋”東江糯米酒風格的酒瓶,還是原來的味道。兩個老釀酒人的堅守,讓東江糯米酒得以繼續傳承。

  劉定明,73歲,做了50多年的釀酒技術師;賴綵鳳,63歲,當了半輩子的釀造工人。他們的交集,緣於東江糯米酒。

  惠州處處興釀酒,賴綵鳳自小就看著長輩釀糯米酒,第一份工作是在淡水食品廠當釀酒工人。在這裡,她認識了廠裡的技術師劉定明,這位廣東輕工業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學的就是釀造技術。當時是上世紀60年代,食品廠生產的酒,多是東江糯米酒。

  1997年,退休的劉定明和賴綵鳳決定合夥開酒廠,他們有個共同目的:保住傳統糯米酒。那一年,劉定明55歲,賴綵鳳45歲。

  帶著對“珠江橋”這曾經紅遍珠江的酒牌子尊敬,兩人為釀出的酒註冊“東江橋牌東江糯米酒”,沿用“珠江橋”東江糯米酒風格的酒瓶,堅持著傳統的東江糯米酒釀造工藝,試圖再續東江糯米酒的輝煌。

  劉定明為此作了一首詩:“五五釀酒欲何求,自食其力度春秋。勤勉求索精釀造,瓊漿玉液獻嘉賓。品牌名利人格創,良心鞏牢安全門,今朝有酒且莫醉,留得青山傳後人。”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東江糯米酒釀造工藝

  賴綵鳳把釀酒過程概括為12個動詞:浸泡、蒸飯、下餅(酒麴)、糖化、發酵(陳釀)、壓榨、炙烤、澄清、勾兌、檢測、滅菌、裝瓶。從第一道工序至最後一道工序,至少需要10個月。對劉定明來說,這個過程是“十月懷胎”,得等得起,須急不得。

  ●浸泡 劉定明與賴綵鳳選用的是江西優質晚造糯米,水則是150米深井取出來的無汙染水。把糯米淘洗乾淨,加入井水浸泡12個小時,水和米的比例為2:1。12個小時後,白淨的糯米吸足了水分,變得鬆軟。

  ●蒸飯 再次沖洗乾淨,直接放入飯甑蒸熟;50分鐘後,熟透的糯米飯變得綿軟,散發出澱粉的清香。

  ●下餅(酒麴)此時,把糯米飯取出放涼,待糯米飯在32℃左右不燙手心時,加入酒麴拌勻。如此反覆3次,攪拌才算完成。而酒麴加入多少,完全憑經驗。

  ●糖化 拌好酒麴的糯米,輕輕倒入酒缸內,就進入糖化過程。這個過程,溫度的要求很高,賴綵鳳戲稱“夏天吹空調,冬天蓋被子”。糖化的溫度一般在28℃至36℃,過程需24個小時。

  ●發酵(陳釀)糖化後,加入1:1的米酒,一缸缸糯米開始進入漫長的發酵陳釀過程,這個過程需要3到6個月。這時,每個酒缸的缸口都必須用塑料布、麻布和皮筋密封著,避免與空氣更多的接觸。這個過程,對糯米來說,是一個新生。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壓榨 冬去春來,酒缸裡漸漸分層,酒糟下沉,酒液澄清。豐收的時刻到了,打開酒缸取出酒液和酒糟,裝入酒籮壓榨,讓酒與糟分離,那黃中透著胭脂色的液體,就是糯米酒。

  ●炙烤 分離出來的糯米酒被裝入肚大口小的酒罈中,蓋子邊沿用一種植物樹葉磨粉製成的“香膠”密封,集中堆放在炙烤車間。20多平方米的屋子裡,50個酒罈整齊排列著,上面撒滿金黃的穀殼,慢慢焚燒,香氣飄散在狹小的空間裡。糯米酒不能用明火,為防止穀殼燃燒,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噴水。經過60個小時慢火炙烤,壇中淡黃色的原酒變成褐紅色。炙烤後的糯米酒,酒味更醇香,也更暖胃,適合更多人飲用。

  ●澄清 經過慢火炙烤的糯米酒取出後,再次放入酒缸澄清。等待一個月後,這些香醇濃郁的糯米酒終於等待著出品了。當然,澄清時間越長,酒越醇香。

  ●勾兌 酒在出品之前,一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勾兌,完完全全是考驗師傅的技術。釀造出來的每一批酒,糖度酒精度皆有差異,為了保持酒品的穩定和協調,不同批次釀造的酒進行勾兌是必要的。

  ●檢測、滅菌、裝瓶 最後三道工序:檢驗、滅菌、灌裝。前面的工序,劉定明和賴綵鳳一直堅持傳統手工釀造糯米酒,灌裝卻不。他們購進一臺自動灌裝機,既確保產品安全,又提高工作效率。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你也可以擁有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時光。或許美酒不總能消愁,但當你再捧起這份半世紀前盛極一時的惠州手信,是否有種穿越時光的恍然如夢?掌中惠州APP聯合惠品彙,正為你呈上這份鵝城獨有的陳釀,點擊首頁商城,將它帶回家,讓我們一起傳承經典,致敬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