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佛說:這世間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鐵匠們日夜在煉爐旁忍受炎熱,活著好比入地獄。如今網絡時代裡,和自己一起吃苦受難的人遂被稱為:"老鐵",形容關係緊密。打鐵作為一種原始的鍛造手藝,曾經是許多手藝工匠的謀生行當。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已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所幸,在平昌縣澌灘鎮的一間鐵匠鋪內,68歲老鐵匠何銀遠還在執著的詮釋著這個古老又有溫度的職業。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本期《平昌人的一天》主人公 —— 何銀遠;1952年生人,50年的鐵匠生涯是他最為人熟知又不可磨滅的生命印記。17歲就能獨自完成鋤頭的鍛造,20歲認門拜師磨鍊技藝,當過隊長,做過會計。到頭來還是選擇了打鐵這一門手藝,憑此養活了一大家人,邁過了半個世紀。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70年代,老何就開始走街串巷"打跑鐵"。到一處村莊,先挑個村裡比較寬敞顯眼的位置。卸下打鐵的傢什,架好木墩鐵砧,一人打水和泥,一人盤爐生火,收拾妥當鐵匠鋪就開張了。老何操起小錘,在鐵砧上敲打吆喝幾聲,就有人拿著需要改造的鋤鐮犁鍬循聲而來。老何掌鉗,這是技術活,將鐵件放入紅爐裡或是從裡面取出,擱在鐵砧上指揮徒弟鍛打。他的小錘子就是指揮棒,點在什麼位置,徒弟就要用大錘打哪裡。
直到90年代初,這種方式就慢慢被時代所淘汰了。實際上,改革開放後鐵匠行業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工廠化的生產讓村裡人用上了機器生產的農具。另一方面,打鐵手工藝比較複雜,而賣出的價格又低廉,因此很多家庭鐵鋪經營不下去了。但老何依舊揹著揹簍到處吆喝,只是鮮有人問津了。直到2009年,老何才在澌灘街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找了所門面,支起了自己的鐵匠鋪,他說這是他的夢想...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早9點,我趕到老何的鐵匠鋪時,老何正將一塊燒得火紅的毛鐵拉出爐灶,往豎起的鐵砧上一放,左手捏鉗右手砸錘,瞬間火星四濺,一個人的活計硬是有了幾分熱火朝天的既視感,叮叮噹噹的擊打聲迴盪在街頭巷尾。像是把記憶裡的某些碎片重組,讓人思緒萬千,想起那些救命似的下課鈴,夕陽下的奔跑,還有大風車動畫的日子。
老何見我到只是抬頭乾笑兩聲,又自顧忙著手上的活兒。仔細打量了一番這位訥口少言的老人:稀疏的頭髮由於長期出汗貼在頭上,竟鮮有花白;慈眉善目的容貌加上一身再樸素不過的裝束令人很是親切;被鐵屑燙得滿是破洞的油布圍裙包裹著略顯羸弱的身材;這,就是中國典型的基層中農形象。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在澌灘街上小有名氣的老何,自己鐵匠鋪內也是十分簡陋,打鐵的工位上只有一個鐵砧、一個用來給爐膛填煤透灰的鐵鏟、夾生鐵的夾子、幾柄大大小小的鐵錘、一個用來淬火的水桶,以及無數零零散散的毛鐵。突然發現鋪子裡沒有電燈還感到奇怪,轉念一想,太白秋浦歌有云:爐火燒天地,紅星亂紫煙。這鐵匠灶爐裡的火似乎日夜不息地燒著,映著整間屋子亮堂堂的,自然不需要電燈,若是有燈的話,反倒覺得很奇怪。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老何一邊敲打一邊和我聊著:"我從小就喜歡打鐵這個工作,17歲就自己摸索著打鋤頭了,原來還當過我們生產隊的隊長,但是幹了幾年覺得沒啥意思,還是打鐵踏實"。他心靈手巧,二十來歲就獨當一面,沒有他做不了的鐵藝活。鐵匠從事的是高強度的重體力勞動,一般體力較弱,體質較差的人就入不了門。我想老何年輕時體格一定很棒。畢竟現在快七十的人,手握八斤大錘,揮舞一天也不是一般人能撐得下來。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一面牆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電話號碼,老何解釋說現在打鐵的人越來越少了,沒有那麼多活兒接,只能每個趕場天才來一次鐵鋪。這都是些熟客的電話,來人把需求告知於他,老何按要求鍛造好每一件鐵具,活兒好了就通知人家來取。如果客人不滿意,自己不僅要給人賠不是還要倒貼生鐵鍛造好了再給人家。我不忿道這麼難伺候就不做了呀,老何只是笑笑說:"我只喜歡打鐵,不打鐵我能幹啥子?"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人們常說"鐵匠冒股煙,木匠忙半天",意思就是鐵匠來錢快。老何聽到這話擺了擺手:"掙啥錢哦,鐵匠歷來就是費力不討好,從來就沒穿過乾淨衣服,以前舊社會的時候別個都說鐵匠只是下等人,手上是黑的骨頭裡也是黑的,鬼見了都怕。只是現在社會好了,我身體也還打得動,一個人沒事就接點活路打點小傢什,大的肯定是莫法了..."。據老何自己說他一天只能打幾個鍋鏟,就算賣5塊錢一個,兩個也只賣10塊錢,除了成本,利潤可能有4到5塊錢吧。但好在打鐵一直是自己的愛好,哪怕掙一塊錢那也是好事兒。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每次來取貨的客人都會勸老何:“何老師你這把年紀了本來就該回去享福啦,但話又說轉來,你歇了手,可沒有人做這樣的好活了"。

老何很高興,一抹紅暈慢慢浸上瘦骨嶙峋的臉頰。他總會請來人品一鍋老旱菸、或是喝一壺釅茶,微眯著眼睛,一絲微光從黝黑的鋪子裡投向外面的世界,思緒如驚蟄過後的蟲子紛紛起飛,飛向他的過去和他一眼到頭的未來。

他說他沒有什麼可擔憂的,生活的殘酷和艱辛已經一一跨過,現在終於邁上了一條舒服平坦的大道。他膝下2個兒子都已安居樂業,6個孫子最大的已經成家,最小的也開始上學了。自己和老伴還有些農產,鐵鋪裡還能掙點菸酒錢,這就足夠了。每想於此,都宛如痛飲一杯陳年烈酒,將所有的頹唐和怯懦一掃而光。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我問老何有沒有想過萬一哪天,這個手藝失傳了怎麼辦?對於這點,老何貌似很能理解,畢竟社會在發展。只是打了一輩子鐵,老何很不願丟掉這個手藝。一雙靈巧的雙手,無論如何也無法被機器大生產所複製,科技越發達,手工藝術則越稀貴,這是真理。只是老何不清楚為什麼現在打鐵都要看時代的火色了...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快到下午了,老何才完成他今天的活計,收拾收拾回家吃飯了。家住在農村,雖離街道不遠但上了年紀走路終究還是太辛苦。他駕駛電動三輪的樣子很是熟練,臨近家時,路邊的每隻小狗都歡快的朝他搖著尾巴...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老何一到家隨便洗了把臉就要帶我到處轉轉,家裡種了數不盡的花花草草,屋前的幾顆銀杏和桂花樹都密密匝匝的像極了這人丁興旺的一家子。老何夫人一直笑罵道:到處都是渣渣草草的,你讓別個拍啥子嘛。老何說:"你不懂,人家記者來就是要看看我們農民的生活,再者說我們這青山綠水的城裡人還不一定見過哦。"

老何一直誇他的老伴持家可是一把好手,平日裡自己上街去打鐵,屋裡屋外的雞毛蒜皮全是她一手操持起來的。去年鬧豬瘟一家人沒怎麼吃過肉,今年索性餵了三頭豬,準備殺兩頭多做點臘肉啥的,讓孩子們帶出去吃。雞鴨魚的養殖也沒有落下,十幾只雞鴨每天早上都乖乖地出去放風,晚上又自覺地回籠等候吮吸明早的每一顆露水。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午飯後,老兩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老何拉著我去餵魚,大媽一個人在魚塘旁邊的茶園裡採新茶。說實話,眼前這一幕令我有些目眩神暈,這不就是我們我們心心念唸的詩與遠方嗎?老何說:"我現在是五世同堂、老有所依、活有所樂,老天爺給再多我也不要了..."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你有沒有開始羨慕老鐵匠的生活了?

【平昌人的一天】半間煙熏火燎屋,一個千錘百煉人。

打鐵匠訴說了幾個朝代的文明象徵,從青銅器的精美到現代化的簡約,無不散發著獨我的魅力,而每一件簡單隨性的鐵製品無不詮釋著廣大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演繹著一個個精美絕倫的故事。我們惟願像老何這樣滿懷人文情懷的工匠精神能永遠發揚光大,也祝願何銀遠老人一家健康幸福,平安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