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世間百態,苦瓜的苦從未變過,變了的是我們,是時間,是際遇,是已經悄悄爬上鬢角的白絲。年輕的人永遠無法體會老者的清心寡慾,也無法領悟苦瓜裡的那份禪意。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苦瓜不僅只是一道菜

週末在朋友家聚餐,做飯時,從冰箱裡翻出一條皺巴巴的苦瓜,問朋友,這苦瓜都這樣了還能做什麼?朋友一把將苦瓜拿了過去,說道:可以做苦瓜炒肉,也可以做苦瓜炒蛋。

我們有點兒抗拒地說道:苦瓜真的很苦,要不別吃了。

朋友卻有板有眼地跟我們說起了苦瓜的好處:苦瓜的"苦",才是營養的關鍵和精髓。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例如發現自己身上長痱子了,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朋友給我們做了苦瓜炒肉,飯桌上我們都不太情願地夾起了那看起來色香味俱全的苦瓜,嗯,入口還是一如既往的苦,是真的苦。

有不喜歡吃苦瓜的朋友在我們的慫恿下吃了一口,整個臉都皺成了一團,活脫脫的一個行走的表情包,她邊喝水邊喊道:我這輩子都不要再吃苦瓜了,太苦了,最討厭吃苦瓜了。

喜歡苦瓜的朋友問到:你們不覺得吃完苦瓜嘴巴里會有甘甜的味道嗎?

仔細回味一下,確實也是,苦瓜的苦過後,舌尖上會有淡淡的甘甜,沁人心脾。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苦瓜再苦,哪有人生苦

小時候吃苦瓜,總覺得太苦,看著大人面不改色地吃完一塊又一塊的苦瓜,總覺得厲害。後來,苦瓜依然很苦,只不過我們能默默地嚥下去了,還能說一句味道不錯,這可能就是成長。再後來,吃苦瓜,方知苦瓜再苦哪有生活苦!

就像有人說的:能讓成年人上癮的從來都不是甜,只有"小孩"才會特別吃糖。

從書上看過這麼一段話:

苦瓜又叫半生瓜,半生以前,人俱覺苦澀難食,半生以後才識其清涼甘香,當你愛上苦瓜的時候,或許已經不再年輕了。

苦瓜又名半生瓜,不難理解,說的其實就是人活半百的時候明白了許多道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發現自己的選擇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能有時間細細品味才是最重要的。當一切都經歷過一遍後就會漸漸化作淡然,慢慢就會發覺"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令人心動難忘,自然的,"苦"也就不覺得會有多麼難熬了。

正如孩提時代我們看到媽媽端來的是苦瓜就會哭鬧、抵抗地死活不吃,而如今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愛上了吃苦瓜時唇舌間略苦澀卻又爽口的感覺。

或許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每過一個階段就會有不一樣的心境,苦瓜的滋味從來不會改變,改變的是我們的心境。後來,我們也才懂得:苦瓜未必,人生實苦。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苦瓜是苦盡甘來,亦如人生

關於"苦",我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形容了,例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

苦,不是味蕾的極至,亦不是人生的極限。苦,是一種滋味來做生活的調劑!就像人生從來不止是隻有風露與陽光!它也需要一些苦的元素來平衡味蕾,一如經歷,真正的完美人生應該是五味俱全的經過。

記得那位朋友曾說的:因為喜歡苦瓜的苦澀,所以才喜歡吃苦瓜。因為苦瓜的苦澀才難忘,如人生中各種困難與苦澀,是人生中多麼難忘的事。因為不懂珍惜,因為遺憾,因為錯過而無法彌補,這就是人生中真正的苦味,我喜歡吃苦瓜不是因為它後續的甜,只因為它的苦澀讓我一直回味。

白巖松就有一本書叫《痛並快樂著》。用痛苦來烘托出歡樂,在幸福中表露險惡的一面,人生就像是一件藝術品,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生活就是天使與魔鬼的結合。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記得陳奕迅就有一首歌叫《苦瓜》,從前是不怎麼愛聽的,可能現在是年齡到了竟愈發的覺得這歌可以單曲循環一整天。

歌裡是這樣唱的: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開始時捱一些苦/栽種絕處的花/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

年輕時多吃的那些苦,逼我們在絕境栽種出了最美麗的花。幸好有艱辛苦楚的生活為日後的幸福引路。等我們都不再狼吞虎嚥地咀嚼青春,等我們開始學會慢慢地沏茶品味生活,居然發覺和你一起吃苦也沒關係了。

第一次吃苦瓜是真的很苦,但苦瓜很有營養,而且吃習慣了會帶一絲甘甜,就像苦過的生活會更甜一樣。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為何書裡總愛說苦瓜是生長在絕處的花,因為你在出生時就開始面臨死亡的追逐,你不得不克服所有的困難不斷地向前,當死亡追上你的那一刻你絕望了,但你並沒有感到任何失望,即使到最後一秒,因為你滿足了,你的人生也滿足了,經歷了那麼多你把所有的一切都看淡了,雖然還有一絲不捨,但已經足夠了。

每個人的一生也都會面臨各種挫折,第一次挫折時,你也很想放棄但你沒有,你依然會選擇嘗試,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挫折,挫折多了,漸漸習慣了,你也成長了。甚至到最後你會覺得遭遇挫折也是一種幸福的時候或者沒有動力的時候,再回頭看,看到曾經的自己不斷的堅持努力,心中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欣慰和動力繼續向前。

有的東西不過很久是不能理解的,有的東西等到理解了又為時已晚。如果你在尚未認清自己的心的情況下選擇行動,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我想那你很適合聽《苦瓜》,但願聽完這首歌,你清醒的不算太晚。

不要像那句話說的那般:最害怕是活夠半生,還是咽不下半生瓜。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苦瓜,苦的從來是自己,不苦別人

苦瓜,又稱君子瓜,因為什麼菜和苦瓜同炒同煮甚至同燉,都不會沾染半點苦味。苦瓜從來都是苦自己,不苦別人,像極了成年後那些欲說還休的苦。

在這個殘酷的社會里,我們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是父母、是夫妻、是孩子、是學生、是白領、是……每一個角色都有各自的苦,哪怕有血濃於水的家人,親密無間的戀人,坦誠真摯的朋友,有些苦,還是得自己默默咬牙堅持,不為別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苦楚。

不是說麼,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你大概也試過吧,眼淚從一個眼睛,劃過鼻樑再砸進另一個眼睛;或者一邊流著淚一邊大口地吃著飯,想要把所有的委屈與辛酸如同米飯一起吞進肚裡,就能自行消化。

值得慶幸的是經歷了那麼多,我們依然頑強地活著,只要活著,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苦瓜未必,人生實苦,最怕活夠半生還咽不下苦瓜

一位長者說過:活夠了半生,大概就是品味苦瓜了,而不是所謂的咽不下去。

現在的我還不到那個年紀,所以也只能故作淡然地說一句:至於苦瓜,從前也是不愛吃的。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情;以其之故,觸你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