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你的學生時代

有沒有一個很普通

但是又讓你難以忘懷的東西呢?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如此普通不過的小物件,卻承載著我們學生時代的全部記憶。


一本普通的練習冊可能包含了我們不停奮鬥的夢想;一支筆可能包含了我們考前複習奮鬥的日日夜夜;一頓食堂午飯可能包含了學生時代一起吃飯的友人和美味的舌尖記憶。


每一個小物件背後都儲存了專屬於它和我們的記憶,是少年時代的夢想,是陪我們走過低谷的朋友,是年少愛戀的他和她……


長大後我們很少再寫習題,甚至用筆的時間也少了許多,但偶然看到躺在抽屜裡的小物件時,腦海裡的記憶忽然浮現。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之之告訴我們,她的高中時代是在一檔電臺節目的陪伴中度過的。


高一的時候,同桌問之之“你聽廣播嗎?給你推薦一個電臺節目吧,很好聽的!晚上十點,FM908的《青春集結號》,你可以去聽一聽,我很喜歡這個主播,特別有意思。”


當天晚上她就打開收音機,調臺去聽了這檔電臺節目。當時,主播正好在讀聽眾對於今天話題的留言回覆。


之之發現,聽節目的時候,主播就像坐在你身旁聊天的朋友。聽眾們都叫主持人“奧哥”。她還記得每天開頭的一段話:“青春集結號,十點聽張奧!”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就這樣,高中三年每晚10點,她都會在收音機前等待著節目的開始。一邊寫作業,一邊聽節目。


節目每期的話題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之之在收音機前靜靜地聽著其他聽眾分享故事,偶爾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主播會在聽眾分享故事後分享自己的感悟,可以讓之之捧腹大笑,也可以瞬間淚溼眼眶,更多的則是通過話筒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


因為這個節目,之之有了從事媒體行業的想法,她也想將自己的正能量通過媒體發聲,傳遞給更多人。


直到高考前不久,之之還在聽這檔節目,很多人留言訴說自己高考前的情緒,主播就在節目裡用輕鬆愉悅的語氣鼓勵高三的同學。從高一、高二聽著電臺那頭對高三生的鼓勵,再到後來自己成為了被鼓勵的一員,之之覺得對她而言這早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電臺節目了,有考試低谷時期的鼓勵,有就業方向的萌芽,還有高中三年許多個夜晚的陪伴。


上了大學,之之就沒再聽過這檔節目。


最近在家偶然刷到了主播張奧的微博,是當天晚上的節目預告,發現節目還是原來的時間點,時隔兩年再一次打開收音機收聽這檔節目,依舊覺得正能量滿滿。還是熟悉的曲調,還是有趣、能說到你心坎裡的主播,似乎,又回到了兩年前,那個邊寫作業邊聽廣播的高中生活。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嘉訊學生時代的代表性小物件是他們學校的信紙。


讀大學的時候,嘉訊喜歡隔壁專業的一個女孩,但是女孩看起來有些高冷,嘉訊很少有機會可以和女孩說話。為了讓女孩可以更瞭解自己,他在電子通訊如此發達的年代,每天都給這個女孩寫一封信,記錄下自己的日常,以及今天想對女孩說的話,並隨手拍一些有趣的東西,夾在信中,打算一個月送一次。


嘉訊平時很少用筆,大多時間都是電腦操作,字寫的也不是很好看。不過這次,他買了學校的信紙和信封,每天一筆一劃的寫著自己的日常。


回憶起這段日子,嘉訊說自己也想不到,竟然會這樣寫著情書,“當時室友還笑話我來著。”之後的每個月,那個女孩都會收到嘉訊寄給她的信。嘉訊覺得,雖然是同一個學校,但郵寄的方式會更加禮貌,並具有儀式感。幾個月後,嘉訊和女孩表白,終於把高冷女神追到手。


現在,他們馬上就要結婚了。


嘉訊說,之前學校的信紙一直都是用來寫習題、寫論文的,所以他對學校信紙的印象並不深刻。不過,現在學校的信紙有了特別的意義,有自己寫信時的忐忑,也有得到回應後的甜蜜。這樣複雜的情緒綜合在一起,讓嘉訊對學校的信紙有了別樣的感情。


他說,以後要把自己寫的信給他們的孩子看,因為這張普通的大學信紙,承載著爸爸媽媽的愛情故事。


當年的你,也會讓喜歡的人在校服上簽名嗎?


因為特定的時間,特定的人,我們對那個普通的小物件有了不同的感情。那個小物件背後所承載的記憶,是它陪我們長大的時光。


正如小王子的那朵玫瑰,普普通通卻獨一無二,在我們心底靜靜地綻放。


來源 中青校媒

策劃 程思

文字 葉倩君

主播 張懿 黃旭

剪輯 張高鋒 張懿

視覺 聶亞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