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石泉老街位於陝西省石泉縣城南部,全長1千米,歷史上曾經是商賈雲集、繁榮富裕的商貿一條街。隨著縣城規模擴大和城市中心北移,老街低矮的房屋結構、陳舊的木板門面房和落後的排汙設施滿足不了現代人追求寬敞舒適、清潔衛生的生活要求,老城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石泉縣城老街及東、西城門樓經過2007年~2008年的修復,重現明清時的建築風貌。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石泉舊城西門城門上有"秀挹西江"四字,據說是嘉慶年間舊題。石泉自古就是陝南山區的一個交通驛站,水旱碼頭。北上長安、南下金州、西去漢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石泉縣城河堤中段下面,有一個叫紅石包的地方,那裡的石縫中,有多股泉水湧出,泉水清冽,長流不息,石泉縣就因此而得名了。"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後柳鎮,後柳古鎮,後柳水鄉(3A景區)位於石泉縣南部,從縣城順漢江而下20公里處,石泉至紫陽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素有漢江水碼頭之稱。南下20公里至燕子洞景區,往西10公里可至中壩大峽谷景區。鎮內文物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地處漢水之濱的後柳鎮,水域景觀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恰似一幅精美的水墨畫卷。2017年後柳旅遊古鎮,連獲三項殊榮-----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陝西省十大旅遊名鎮,十大精品民宿。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後柳是漢江邊的一個小鎮。

後柳鎮位於石泉縣南部,從縣城順漢江而下20公里處,石泉至紫陽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素有漢江水碼頭之稱。南下20公里至燕子洞景區,往西10公里可至中壩大峽谷景區。鎮內文物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站在高坡上俯視小鎮,就會被小鎮溢出的種種美麗所陶醉。舊的古董遺產在這裡由破壞到保護,它們和新的時代建築一道協調共同向前。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看小鎮的臨江處,是小鎮古建築的集中區。最東角處,有幾間土牆青瓦民居,土舊的程度少說也有百年之久了。其間有一棵大樹從房屋中間昂然而起,直出屋頂,傘蓋全房,被人稱為"屋包樹"。屋包樹的旁邊便是一條曲折石階小徑,彎彎折折向上,形成一條小街。小街旁邊,有一火神廟,至今保存。還有一家王氏,上個世紀家中出了一名抗日名將王範堂,在臺兒莊戰役中以敢死隊長的身份帶領敢死隊殺入日寇群,大獲全勝,美名遠播,至今王範堂的英雄大名還留存在臺兒莊戰役紀念館內。

在後柳鎮境內,有國家級4A景區中壩大峽谷和3A景區後柳水鄉,景區內自然景觀眾多,有著名的四景:石佛古寺、香柏石巖、仙魚泉洞、鯉魚上坡。近年來,後柳鎮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一流的自然稟賦,強力推動生態旅遊建設,建成了國家4A級景區中壩大峽谷、廖家灣根藝奇石創業園以及即將對外開放的中壩作坊小鎮等景區,定期舉辦"根藝奇石博覽會"、"水鄉之秋"等系列旅遊文化活動,打造品質高、特色優、服務強的旅遊產業品牌。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中壩大峽谷:石泉中壩大峽峽谷景觀由大峽谷、小峽谷、牛心峽、龍洞和黃村壩田園五大景區和一百多個景點組成,峽谷總長度十餘公里。大峽谷七公里,整個峽谷為一線天,最寬處僅有十米,千曲百折,曲徑如走蛇。兩側巖壁層層疊疊,森林密佈,許多地方抬頭不見天。有壁立千韌的捨身崖,高聳入雲千餘米;有栩栩如生的鷂子巖;有刀削劍劈的鷹嘴峰,還有的**腰峽等景點 。小峽谷寬不盈米,峽內地勢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奇峰秀瀑,危巖多峭,在一公里內河流幾次瀑跌。牛心峽別有洞天。有形狀似獸、似物,姿態萬千。有的似龜、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峽谷裡橫臥有不少大小不等、重重疊疊、妙趣天成的玩石,如牛心石、連心石、仙人石、等都是美妙絕倫、惟妙惟肖。最神秘的是峽谷的水源,是從那三個分別叫青龍洞、黃龍洞和麻隆洞的山洞裡流淌而出。流泉飛瀑婀娜多,如銀練飛流直下,或如銀帛鋪天蓋地,像翡翠珍珠鑲嵌在狹長的峽槽裡,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陝西.石泉老街.後柳古鎮

後柳水鄉:後柳水鄉即後柳古鎮,三面環水,不能稱之為半島,但水鄉風情濃郁。站在高坡上俯視小鎮,就會被小鎮溢出的種種美麗所陶醉。舊的古董遺產在這裡由破壞到保護,它們和新的時代建築一道協調共同向前。看小鎮的臨江處,是小鎮古建築的集中區。最東角處,有幾間土牆青瓦民居,土舊的程度少說也有百年之久了。其間有一棵大樹從房屋中間昂然而起,直出屋頂,傘蓋全房,被人稱為"屋包樹"。屋包樹的旁邊便是一條曲折石階小徑,彎彎折折向上,形成一條小街。小街旁邊,有一火神廟,至今保存。還有一家王氏,上個世紀家中出了一名抗日名將王範堂,在臺兒莊戰役中以敢死隊長的身份帶領敢死隊殺入日寇群,大獲全勝,美名遠播,至今王範堂的英雄大名還留存在臺兒莊戰役紀念館內。

石佛古寺,坐落在後柳鎮西。古寺約建於佛教在我國興盛時期,據傳,當時寺宇雄偉氣派,各類佛像雕刻栩栩如生。現倖存佛像石雕一尊和"古石佛寺"綠色大理石匾額一塊。

香柏石巖,在鎮東南沿漢江而下的6公里處。岩石系花崗巖,呈灰白色。石巖從漢江河邊拔地而起直插雲天,斷面陡峭垂直似斧劈。

香柏巖,自古以奇險著稱於世,其險峻程度堪與西嶽華山媲美。令人驚奇的是:在光滑的岩石上,頑強地生長著婀娜多姿、四季長青的香柏樹,遠遠望去,像銀灰色的屏幕上鑲嵌著翡翠的寶石。離地面約五、六丈高的岩石上,橫向每相距一尺遠,就有一個小石窩,那是歷年縴夫拉船攀行過的足跡。石(泉)紫(陽)三級公路的修建,部分景觀已不復存在。

岩石上青翠的香柏樹,不僅美麗,且可入藥治病,專治小兒麻疹。據說,岩石上有金耳環等名貴藥材,只因陡峭無法攀登採摘。至於很早以前採藥者曾在此採集沉香的民間傳說,無史料記載。

仙魚泉洞,在後柳鎮境內的漢江以東與池河鎮交界處,從漢江到洞口約4公里,其洞可容納數百人。洞內有一眼甘泉井,泉水清流透底且涼爽可口。相傳,很早以前,此泉中先有兩條紅鯉魚,爾後"每年降雨,洞中有魚,簇擁而出,鄉人爭取之"。故名仙魚洞。鯉魚上坡,從後柳鎮沿漢江而上,約四公里江東岸岩石上,顯現出幾條"鯉魚上坡",再沿江邊陡峭的山坡而上,又有一條形似蜈蚣的黑石頭,一頭栽進漢江,這便是後柳境內漢江沿岸有名的"鯉魚上坡,蜈蚣下河"勝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