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很多地區都以農業種植為主要收入來源,例如廣西來賓,在這裡甘蔗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種植甘蔗收入佔了居民收入一大部分。

這個地方漫山遍野都是甘蔗,從遠處望去尤為壯觀,每當到了每年的11月份,蔗農就要開始收割甘蔗了,這也是一年中最忙碌最歡樂的季節,忙的是甘蔗需要人工一根一根地砍的 ,歡樂的是一年的辛苦終於可以看到收穫了,這一切都值得。

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但是有一個問題,人工收割甘蔗效率太低了,特別在天氣下雨時節,其中的辛苦就不用說了,很多時候都要揹著雨衣冒雨砍,雨水浸透衣裳是常有的事,即使全身冰涼也得咬牙堅持,一條一條砍好的甘蔗,還要用麻繩捆綁好,15根為一捆不論大小,總體重量大約40-60斤,根據甘蔗大小長短不同重量也不同,但大體在這個區間。

已經砍倒削去葉片並捆綁好的甘蔗需要運出去,如果地塊靠近路邊還好,用人工扛到路邊再用車拉走就好了;如果地塊遠離路邊,便需要用牛車或者拖拉機拉,再裝載到專門拉甘蔗的大卡車。

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甘蔗的裝載以前都是採用人工裝的方式,一車30噸左右的甘蔗需要4-5個人花費大半天才能裝好,十分地辛苦。不過近些年普遍採用勾機裝車了,相交於人工裝車輕鬆了許多。裝好的甘蔗需要拉到糖廠去過磅,然後再等著糖廠結算甘蔗款,結款有時候需要等上大半年。

看了這些​有的朋友就奇怪了,現在都講究現代化農業,應該用機械收割啊,效率那麼高,為什麼還要選擇費時費力的人工收割,這不是沒事找事做麼,豈不是太傻了,各位有所不知,蔗農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也是迫於無奈,基於這些原因他們不得不做麼做。

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具體原因大體可以分為3個方面:

其一是機械收割雜質多,機械畢竟是冰冷呆板的,一切都得靠人工操作,在收割過程中不能做到人工這麼細緻,不能剔除一些不好的東西,曾經有人用機械收割,收割完成的甘蔗都是一小節一小節的,大概20釐米一根,最主要的是裡面摻雜的甘蔗葉子比較多。如此品質的甘蔗,拉到糖廠過磅會因為葉子摻雜的原因,糖廠扣雜率會非常的高,會導致蔗農原本可以到手的收益丟失掉。

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其二是機械會破壞甘蔗根,甘蔗是一種多年生作物,種一次可以收穫3-5年,甘蔗收割機往往重達幾噸,在收割的時候很容易將甘蔗根系給壓壞,會影響第二年乃至後面幾年的收益。再加之一些農村土地分佈十分零碎,根本不適合機械進去收割,因此只得被迫使用人力收割。

其三是浪費嚴重,機械收割甘蔗都是靠機器從地裡開過去,然後再用刀片砍倒甘蔗,最後再進行剝葉、切斷、裝車。機械在行進過程中,會把很多甘蔗碾壓到地裡面去,因此會導致一部分甘蔗的浪費,每一根甘蔗都是靠著農民心血和汗水的滋潤長大的,丟失一根都足以讓農民心疼半天,因此很多蔗農都不願意使用機械收割甘蔗。

機械效率遠大於人工,為何蔗農不選擇機械收割,原因是個人都知道


由此可見並不是蔗農們“傻”,不願意使用高效率的機械收割,而是現實的原因讓他們不得不放棄機械,只要自己一年的辛苦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即使自己苦點累點都沒關係,這是中華民族一直特有的品質:勤勞、樸實、善良。

​如果你是蔗農會怎麼選擇,像這個樸實的蔗農一樣,還是你有更好的方法?

歡迎喜歡本文的朋友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