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变更模式,这些科目的日子不好过了

随着各地陆续开学,对于很多高一的学生而言,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新高考选科,如果不是延迟开学的影响,也许有些地方的学校,现在已经完成了分班了。

新高考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自身特点进行选科,更有”人情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很多困难,这令专家始料未及!在最初的“3+3”方案中,出现了明显的“弃物理”现象,尤其以浙江最为严重,所以浙江开始采取物理“托底”政策,暂时缓解了局面。


高考改革,变更模式,这些科目的日子不好过了

在第一批和第二批省份实践的基础上,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把“步子”缓了一下,由“3+3”模式,改成“3+1+2”模式,物理或者历史成为必选,而且采取原始分计入总分,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3+3”模式的弊端。

但是,“3+1+2”模式,虽然拯救了物理,却把这两科“推下水”。

一、化学成为最大“受害者”

在选考科目中,物理被公认为是最难的学科,如果和其他学科一起比较,“弃物理”就成了必然,所以“3+1+2”模式下,物理不再参与赋分,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高考改革,变更模式,这些科目的日子不好过了

但是, 还有一科难度并不比物理低,这门学科就是化学!“物理难,化学散”,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化学的学习难度不亚于物理,如果能不选化学,那么自然就会放弃化学,而且选择化学,以后选择的专业,很多都是“冷门”专业,比如被称为“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专业,基本上都和化学有关,这和当今的热门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在“3+1+2”模式下,“弃化学”又成为新问题, 尤其以江苏最为严重,所以江苏又出现化学“托底”政策,这个政策让选择化学的学生暂时放下心,但是人为控制,总让人感觉降低了高考的信度和公平性,如果人数不够,就会出现考0分也能赋分成71分的结果。


高考改革,变更模式,这些科目的日子不好过了

二、历史学科被“误伤”

新高考“3+1+2"模式,实际上也提高了历史的地位,历史和物理一样,成为必选科目,原始分计入总分,总体而言,如果你打算选择理工类专业,物理是必选;如果你打算选择文史类专业,历史是必选。

这对于历史来说,本是好事,历史老师不用担心”失业“了,因为选择历史的人数足够多,但是因为物理和历史不能同选,导致选择历史的学生”质量“下降,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往往都会选择物理,放弃历史,而在”3+3“模式下,物理和历史是可以同时选择的,那些物理好的学生,很多历史都很好,而现在则把这些学生,统统赶到选择物理的阵营中了,这对于他们也是不公平的。

高考改革,变更模式,这些科目的日子不好过了


三、这2种改革方案,值得考虑

对于新高考改革,是一个过程,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很正常,但是高考太重要了,涉及面太广了,所以一个细节问题,都会引发很大的反响。

针对”3+3“模式和”3+1+2“模式的弊端,我认为未来可以考虑这两个方向:一个是改成”3+2+1“模式,把物理和化学捆绑,把政治和历史捆绑,步子小一些,也许更符合现实;另外一个就是可以考虑把物理和英语互换,让物理成为主课,这样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