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只有广东1/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荷兰,一个面积只有4.2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万人的小国,农业却强的不可思议。它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输出国,量大且丰富。乳制品出口世界第三,动植物油世界出口第三,肉类出口世界第四,番茄、马铃薯、洋葱等也是世界前列,完全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

荷兰的领土面积只有美国的1/270,只有中国广东省的四分之一,人口和广州市差不多,但荷兰农业为何如此强大?

其实各种高科技、先进技术不必多说,因为这算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功,而荷兰农业之所以强大,还有两个关键原因:农业教育和合作社模式。

只有广东1/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在中国,读书就是为了不当农民。但在荷兰,学历却是农民的基本条件,多数人具有本科学历,有的还是硕士、博士,你能想象的到吗?

荷兰有很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有预备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普通人在上学期间、工作期间都可以进行学习,还有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成人教育,任何层次的学员都可以参加。

荷兰的合作社模式也是全球闻名。荷兰不像美国全是大农场、大企业集团,而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市场竞争力弱,于是荷兰人想到一个办法: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互助互惠,农民一起批量采购种子、化肥、农具等,农产品集中向外销售。

只有广东1/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荷兰的合作社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农民可以同时加入3-4个合作社。在荷兰农民的收入中,合作社来源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其实荷兰农业整体跟中国农业环境差不多,都是人多地少,那么荷兰农业的先进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也忽然发现,它竟与拼多多这些年在农村做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处。

刚刚拼多多发布了2019年农产品上行报告,去年农副产品销售额1364亿元,比前一年翻了一倍,是国内第一农产品上行平台,直连农户1200万,去年单品销量10万+的农货达到1500款。

在拼多多的推动下,很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家年订单就达372亿元。

拼多多的做法,不是简单的要农民去网上卖货,而有两个方面:深入农产区推动产业链形成,以及帮农民做培训让他们成为农商、新农人。

只有广东1/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拼多多有一个助农项目叫“多多农园”,已经在云南的保山、文山、怒江和新疆喀什等多地落地。在“多多农园”项目里,拼多多引入专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将先进技术带到农村。例如云南怒江,拼多多联合中国工程院,引入适合当地的晚熟沃柑和特色香橼配套种植,并首次将滴灌及监测设施等智慧农业技术引入。

此外,拼多多还一直在做培训。去年“多多大学”线下课程累计课时1400小时,线上课时更是累计触达了49万农业经营者。被评为时代楷模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在云南澜沧扶贫成果卓著,他也专门联系了拼多多来为农民上课,让农民在家就把农货卖往全国。


只有广东1/4大的荷兰,农业之强却直追美国,中国有何值得借鉴

所以说,拼多多把农民们都“武装”起来,大家一起接受教育培训,接受专家教授的指导,一起从拼多多上拼购便宜的农资用品,也从拼多多上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教育,合作,是荷兰农业同出一辙。

以前我们总说中国农业大而不强,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但比起荷兰,中国的条件难道更差吗?关键看你怎么做,模式行不行,可喜的是改变已经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